发言系列694(4篇)南通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发言系列694(4篇)南通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2022年3月
目 录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聚焦产业强链
聚力创新创优
全力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
通州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高洪军:
坚持项目为王 强化创新赋能 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3
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东平:
深耕智能制造,再攀实业发展新高峰 5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
坚守南通,做大做强主营 6
推动“南通制造”迈上新台阶
南通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南通日报,2022年3月4日)
聚焦产业强链 聚力创新创优 全力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海安市委书记 于立忠
近年来,海安始终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战略,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看家本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获评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别列第20位、第11位。
树牢强链育链“第一导向”,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坚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与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聚焦重点产业细分领域,稳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发展10条优势产业链和8条培育产业 链,高端纺织、高端装备2个千亿级龙头呼之欲出,节能环保、新材料等8个百亿级骨干冉冉升起。系统谋划布局科技制高点,充分发挥中洋河豚毒素、鑫缘生物蛋白、铁锚核机械手、天楹等离子体处置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 出台“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全力发展海安有基础、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市场前景广的生物医药、航空、核工业等新兴产业,做足高技术产业化这篇“大文章”。加快十大专业园区建设,紧扣“专”的定位、突出“精”的追求,聚力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平台,加速产业向园区集聚步伐,已落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6个,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坚持培优扶强“第一抓手”,持续打造标杆示范企业。以“5123”大企业培育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工业应税销售在南通率先突破2000亿元,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146家、亿元企业312家,其中百亿级企业3 家、超50亿元企业8家。聚焦打造“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双名城,引导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精,现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5家。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鼓励培育一批由精益生产向智能制造发展的“隐形冠军”,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 家,星级上云企业146家。主动适应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形势,建立“六大资
源基础数据库”,完成全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分类全覆盖。以“对标先进、全省一流”的眼界,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质量奖“大满贯”。
实施科技创新“第一战略”,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组建科创委,成立南通首家科技银行,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格局。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产学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净增工业应税销售50%以上来自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家,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表彰为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地区。深入实施“海安英才”计划,出台“人才强市36条”,充分发挥省属民企科研事业单位、全省首批G42人才人事综合改革示范基地等优势,大力引进“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先后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1人、省双创人才92人,新增海安籍院士3人,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前五。
坚持项目为王 强化创新赋能 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通州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 高洪军
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项目、核心在强企、出路在创新。新的一年, 我们将以产业倍增为目标,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切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为南通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高新力量。
打好“项目仗”,以集群发展为目标,助力产业“裂变”。一是在重特大项目上求突破。聚焦新型电子元件、储能系统、高端装备等领域,突出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加快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的集群式发展格局。在加快总投资100亿元高德电子项目推进的基础上,力争签约注册超10 亿元项目11个、超50亿元项目2个,新开工重特大产业项目不少于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