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案例:初心不改无悔援疆
公文搜 2021-07-11 18:01:02 不忘初心
初心不改 无悔援疆——记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兵团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郝遥作者:徐彤彤“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多写,这样文章才能越写越好。”8月1日,兵团日报社理论
初心不改 无悔援疆——记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兵团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郝遥作者:徐彤彤“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多写,这样文章才能越写越好。”8月1日,兵团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郝遥一边修改编辑写的评论文章,一边对编辑说。这样的场景,在理论评论部编辑的眼中,再熟悉不过。2017年7月30日,郝遥从北京来到新疆,踏上了为期3年的援疆之路。“我很想到祖国的西北边陲锻炼自己,发挥所长作一点贡献。”朴素的话语里,饱含着郝遥对未来3年工作的期待与决心。转眼两年过去了,理论评论部在他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变化,同事们纷纷夸赞郝遥,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来援疆的初心,更是我应该做的。”脚踏实地,理论工作迈上新台阶深夜,兵团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办公室的灯时常亮着,推门进去,常会看见郝遥开着台灯写文章的身影。“来了还是要多干事,踏踏实实的,发挥我的优势,把求是杂志社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带过来。”郝遥说。从2017年8月开始,围绕兵团深化改革,郝遥带领理论评论部成员,策划《深化兵团改革系列谈》栏目,撰写系列评论员文章,积极思考版面创新建设,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为兵团的改革发展稳定鼓与呼。“《深化兵团改革系列谈》围绕兵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精准对接兵团深化改革的实际与焦点,客观回答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站位高、选题准、文风活,还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非常振奋人心。”郝遥笑着说,“目前,该栏目已经推出评论员文章超过100篇,这是大家不懈努力的成果。”除了紧跟节点、积极策划,郝遥还发挥所长,组织撰写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写在考察新疆兵团四周年之际》《绿色浪潮,在兵团大地奔涌不息》《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发挥特殊作用上展现新作为》《改革风起 春潮澎湃》五篇兵仲文文章,在疆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竞相转载。在郝遥的带领和努力下,《兵团日报》理论版发挥优势,再创新成绩。“郝副主任经常为我们出谋划策,帮助我们细化版面栏目。有时栏目稿件不够,自己又来不及写,郝副主任就会帮着联系一些中央媒体,为我们提供稿件。”理论评论部编辑冯远说,“在郝副主任的帮助下,我们逐渐形成了有效有序的评论格局、有声有色的评论合力。身为编辑,我切身体会了这种变化。”2018年,为进一步在提升理论厚度、贴合兵团实际上下功夫,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郝遥对《兵团日报》理论版大幅改版。“全新的理论版以月为单位,以月刊的形式,将每月五个版统筹安排、统一规划,每周一个版集中开设一个专版,下设数个子栏目。”郝遥介绍说,“改版后的理论版更注重整体策划,强调内容为王,彰显兵团特色。”改版后,围绕“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等重大宣传任务和理论事件,郝遥约请多名中央机关及著名高校专家教授撰写了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思考的理论文章,很好地配合了中央和兵团党委的理论宣传。其中《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一文被2018年第16期《新华文摘》摘编,实现了《兵团日报》理论版被国家权威期刊转载零的突破。“郝遥在工作上非常投入、勇于担当,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他实实在在地在奉献,令人感动。”理论评论部主任李岳伍说,“和他一起共事很愉快,我学习到了许多,他的到来为我们的版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尽心尽力,助力打造强有力的队伍“郝副主任把我从一个不会写评论的新人培养成了如今敢写能编的理论版编辑。”提起郝遥,理论评论部编辑李志军十分感激。进入理论评论部后,由于缺乏经验,李志军对评论写作感到为难,对版面编辑也经常一头雾水。不久,郝遥来到理论评论部工作,李志军就向郝遥请教。“一开始,郝副主任没让我动笔写,他每天都安排我看别人写的优秀评论,让我慢慢体会,总结规律,选编文摘。”李志军回忆说,“这项训练很好地锻炼了我的编辑和整合能力,非常管用。半年后,我的版面质量明显提升,我非常欣喜。”进入2018年,提高写作能力也提上了李志军的工作日程。每篇稿子完成后,郝遥都不厌其烦地给他修改,有时还会把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