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案例:初心不改,只为法徽闪耀

公文搜 2021-07-11 18:01:02 不忘初心
初心不改,只为法徽闪耀——追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他生前默默无闻,是亲朋同事口中的“普通人”,没有几枚“军功章”,连留下的照片都屈指可数。离世
初心不改,只为法徽闪耀——追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他生前默默无闻,是亲朋同事口中的“普通人”,没有几枚“军功章”,连留下的照片都屈指可数。离世后,他的平凡事迹却感动中原大地。作为一名法官,他工作25年,不向领导伸手要官,不向当事人伸手要钱,不向朋友伸手要帮助,被称为“三不法官”。2018年9月28日,这位共产党员、资深法官——时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的李庆军不幸因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4岁。这位司法的“燃灯者”,究竟在人们心底播撒下怎样的光与亮?1、“越是扛着大包小包来开庭的,越要倾注更多心血”场景一:2019年7月11日,河南高院一间会议室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太不停擦拭着眼泪,回忆着自己和李庆军交往的片段。这位老太名叫周光华,老家河南南阳。从2004年开始,因为一起土地纠纷,她家和当地一家开发商打起了官司。从基层法院到市中院,都是她胜诉。但是每到执行阶段,开发商都不断提出异议阻挠执行。后来,开发商又申请河南高院再审,案件到了李庆军的手里。“自己年纪大了,连律师都没有,而对方‘有钱有势’,胜诉的案件会不会到这里被推翻?”周老太的心里直打鼓。“我不管他势力多大,都要按法律办!”这是李庆军的回答。“听到这话,当时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李法官公正得很,让他吃个饭不去,就在办公室里吃个馍。”周光华哽咽着说道。收到驳回对方当事人再审申请的裁定书后,周光华带着一篮土鸡蛋,从南阳坐了将近300公里的大巴,找到了李庆军的家里。这一次,李庆军没有像对待其他当事人一样把周光华拒之门外,而是把她请进家喝茶聊天。临走前,李庆军给周光华拿上了自家的山药。他对周光华说:“你要是不拿,鸡蛋我就不能收。法官是有纪律的。”“越是扛着麻袋、大包小包来开庭的,越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注意力。”这是李庆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一起劳动争议再审案件中,申请人有一些诉求,当时合议庭大多数成员的意见是驳回再审。但是李庆军在仔细查阅卷宗后认为,二审判决对加班费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当,有必要裁定再审。“加班费涉及的数额只有3000多元,还是直接驳回吧。”有合议庭成员说。“数额再小,也是农民工抛家离子、留着汗水干出来的,明摆着的事不予支持,让老百姓失去的不只是那一点劳动报酬,更是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信心。”李庆军的这番话,让合议庭成员都同意了他裁定再审的意见。2、仿佛只有工作,才是他医治病痛的良药场景二:2018年10月,李庆军在河南高院的办公室里,他的爱人马凤实和妹妹李凤莲正在整理李庆军的遗物。19本日记叠成一摞,这些“病隙琐记”,此前从来没有人看过,就连马凤实也不知道。拉开办公桌抽屉,一个放着药、体温计和血压计,另一个放满了没有来得及吃掉的饼干等点心。看到这一幕,再也忍不住泪水的马凤实和李凤莲抱在一起,泣不成声。李庆军的离世,让周围人都感到很震惊。他的同事甚至是父母、亲朋都不知道他的真实病情,只知道他身体有点“小毛病”。直到做肾移植手术前,要向单位请假,再也瞒不下去的他,才把自己患尿毒症的事告诉了身边同事。“为什么不请病假好好休养呢?”很多人不解。“庆军说,法院案件多,大家手里都有一堆活儿,如果都知道我有病,肯定会照顾我,其他人办案的压力会更大。再说,一个法官不办案还有什么价值?”马凤实给出了回答。2014年,李庆军就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告诉他,如果不透析,就会危及生命,并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效果好,但每周要到医院做三四次,每次要4个多小时;腹膜透析的效果不如血液透析,但可以自己在家做,不影响工作。李庆军考虑了好几天,还是放不下工作,最终选择了腹膜透析。此后的4年多,李庆军早上6点准时起床,做一天中的第一次透析,中午回家做第二次,下午下班后做第三次,直到晚上11点多再做第四次透析。为了按时上班,李庆军经常带着早饭去单位,可是有很多次,他中午又原封不动地把早饭带回来。马凤实埋怨他,他总是那几句话:今天接待了好几拨当事人没时间吃,今天忙着开庭来不及吃,今天感到恶心吃不下……李庆军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其实早在2011年,他就感到身体不适。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