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的哲学意蕴与时代意义【研读】

公文搜 2021-07-11 17:52:02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的哲学意蕴与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在党的十九大上的鲜明宣示。初心和使命既是共产党
“不忘初心”的哲学意蕴与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在党的十九大上的鲜明宣示。初心和使命既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也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身发展之基。96年来, 中国共产党人饱经风霜依然保持蓬勃朝气, 历经坎坷依然得到人民拥护, 使积贫积弱的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核心的原因就在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就必须科学把握“不忘初心”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牢记“四个服从”, 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必定能够赢得群众认可、民心认同, 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一、“不忘初心”的哲学意蕴初心, 一般是指个人最初的心愿, 主要指一个人在为实现自身追求的预期目标而通过深思熟虑发出的理想宣誓或奋斗诺言, 牵引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初心,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被称之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赤子之心, 是一种珍爱生命、富于想象、勇于拼搏、矢志奋斗的美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红色基因为种子, 以传统文化为土壤,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共产党人本色的“赤诚之心”。结合90多年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质上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全球人类谋大同”, 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向世人鲜活展示共产党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政治宣言。(一) 不忘初心、坚定信仰, 鲜明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古往今来, 无数哲学先贤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人类需要终极思考的哲学命题。但是对于这些命题的探索至今尚无定论。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面纱”, 以生产方式变革展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运动过程, 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 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意味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一切真理均来源于实践, 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就是无产阶级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和使命所赋。正因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才能坚定“我是共产党人、我从人民群众那里来、我要带领人民群众到共产主义那里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照亮前进之路,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立下“为人民服务、求人类解放”的初心, 结合中国实际, 勇于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挽救国家于危难、拯救人民于苦海, 以不懈的奋斗、辉煌的成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不忘初心”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鲜明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积淀, 把党的科学理论、历史使命同时代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并内在地融贯于新时代伟大实践进程之中。恩格斯强调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由此可知,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是发展的学说, 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 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 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修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而取得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困难中挺起脊梁, 肩扛民族使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