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传大爱——记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江萍
公文搜 2021-07-09 11:33:03 组织
“白衣天使”传大爱——记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江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成瘾患者、老年痴呆患者,这些特殊群体,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得到了最真诚的关爱
“白衣天使”传大爱——记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江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成瘾患者、老年痴呆患者,这些特殊群体,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得到了最真诚的关爱和治疗。唐江萍,用天使一样的胸怀,包容和温暖了他们的心。深怀大爱,用仁心守护病患从最初接触精神病患者开始,唐江萍便怀抱着一种特别的怜爱:精神病人也是人,只因上天不公,使他们受尽苦难,我一定要尽自己所学所能,使他们拥有做人的尊严,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35年来,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一名医者的大爱仁心。面对精神病患者,医护人员随时可能会遇到无法预知的突发情况。35年来,唐江萍也遭受过无数莫名其妙的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身上常有各种破损和瘀伤。有位妄想症患者,因害怕被人毒害而拒绝进食。唐江萍得知后,亲自劝他吃饭、给他喂饭。有次,病人突然端起饭碗扣在唐江萍头上,汤汤水水泼了她一身,但她并不在意。为了让病人相信饭菜没毒,她自己先吃一口再喂病人一口,就这样“陪吃”了3个多月,直到病人病情好转。唐江萍当住院医生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病房度过。担任行政职务后,再忙她也坚持巡查病房,带着温润的微笑,与病人“拉家常”,听他们讲“唠叨话”。谭奶奶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人被其折磨得濒临崩溃。由于病情特殊,每次发病,唐江萍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病房,为神志不清的谭奶奶喂水喂药。深受感动的谭奶奶痊愈后仍不愿离开,一住就是6年。在唐江萍的带领下,“待病人如亲人,视老人如父母”的理念在第三福利院深入人心。锐意进取,用责任成就价值2002年,唐江萍被任命为院长。这时,丈夫被中央组织部组织的博士服务团派往江西任职。江西地区相关部门多次登门,邀请她到当地一家三级医院任副院长,支持丈夫、共聚天伦。然而,她坚定地留了下来,并郑重承诺“要做就要做强,要干就要干好”。她敏感捕捉社会需求,根据福利院人员富余和技术优势,建立老年医疗呵护中心,拓宽了服务范围。截至目前,中心年均收治病人500多个,累计收入达3500多万元,成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并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称号。她乘势而上,改址扩建自愿戒毒中心,一举“占据”全市市场的“半壁江山”。带领医疗团队开展“快速尿液毒品检测”科研课题研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与部、省、市科研合作项目10多个,为科技强院奠定了雄厚基础。她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创办了全国首家公益性精神康复会所——长沙心翼会所,发展会员580名,日平均出席50—60人,230人获得辅助教育支持,380余人得到职业训练,250余人实现就业,成为全国精神康复的典范。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病人康复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成立“康复之友”俱乐部,搭建了医院、医务工作者与家属、病友的沟通桥梁,使700余名精神障碍者直接受益。作为市政协委员,她积极提案呼吁,促成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精神病人医疗救助办法》《长沙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使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更好的社会救济和人文关怀。功夫不负苦心人,唐江萍的努力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医院医疗、康复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医院业务也得到长足发展,年收入由上任初的470万元增长到目前1亿多元;病床由300张发展到现在的1800张,兑现了当初立下的铮铮誓言。一心为公,用清廉挺直腰杆随着医院的腾飞式发展,方方面面的利益纠葛也随之而来。作为院长,唐江萍始终有自己清醒的坚守。当她还是住院医师时,常有患者家属出于感激而送给她土特产或小红包,她都一一谢绝。有人说她太过认真,但她认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原本非常不幸,不能再给他们添任何负担;再说,在我眼里,对病人的好是发自内心的,是无价的。如果我收下20个鸡蛋或者200块钱,意味着这个好只值20个鸡蛋、200块钱,这不是自己玷污自己的情感吗?众所周知,医院最受关注的利益链是药品采购,而唐江萍却是药贩子们绕道走的人。曾有药贩子当面咒骂她“不懂味”;在医药公司上班的表妹也指责她“无情无义,六亲不认”;她甚至因拒绝接受某背景深厚的供药商的回扣而遭受恐吓,但她始终毫不退让。她深知,一旦收受供药商的回扣,他给你1元,就会在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