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后感党员干部心得
“半条被子”精神学后感党员干部心得
(16篇)
篇1:
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
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篇2:“半条被子”精神学后感党员干部心得1000字
写好“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军长征途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使全党再一次受到红色教育的精神洗礼。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初心和本色,用实干担当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写好“理想信念”新篇章,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彰显一心向党的政治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长征精神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无论外界风云变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红军依然坚守必胜的理想信念,只顾风雨兼程、奋勇向前。尤其是3个女红军在艰苦卓越的条件下仍然能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唯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革命信念,才能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无往不胜。
写好“担当作为”新篇章,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彰显一心干事的担当本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3位风华正茂的女红军,背井离乡,用女子柔弱的肩膀担当起拯救人民疾苦的历史重任,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用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谱写了青春篇章。生活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理应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扛起党员应有的担当,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复杂情势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写好“为民服务”新篇章,厚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彰显一心为民的奉献本色。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半条被子”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折射出3位女红军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赤子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难,在为民利民中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力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承“半条被子”精神,不忘长征来时的路。让“半条被子的故事”穿越血与火的历史时空,带着历久弥新的温暖,焐热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用滚烫的初心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在新时代征程中温暖更多人心!
篇3:“半条被子”精神学后感党员干部心得1000字
@党员干部 请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物质生活逐渐殷实富足的今天,我们早已不缺这“半条被子”,但是“半条被子”精神应该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所一直需要的。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传承“半条被子”精神,以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坚持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真正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必须“俯下身子”听民意。与群众距离越近,群众对基层干部就越亲,赢得的信任和支持就越大。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驻加茂镇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放弃较为优渥的环境,举家“落户”黎村,他经常穿一身迷彩服,一双胶鞋,背一个水壶走在田间地头,经常性地深入基层与群众拉拉家常,“俯下身子”听民意,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推动共村61户贫困户231人整体脱贫“摘帽”,为脱贫攻坚树立了好榜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隋耀达同志学习,敢于俯下身子,多去了解基层群众的基本情况,看看群众有什么苦恼、有什么期盼,切实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必须“勇挑担子”聚民心。我们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敢于担当责任,挑起“担子”,去践行对人民的承诺。孔繁森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候、在危险的时候,能站出来。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到拉萨担任副市长,拉萨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雪灾。孔繁森冲在救灾的第一线,他留下一封遗书,写道:“我在哪里发生了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这种始终为党分忧、恪尽职守的担当精神,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永远听党指挥、应党号召,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必须“耐住性子”解民忧。群众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耐住性子,沉下浮躁之心,千方百计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解决,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面对百坭村人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找老书记请教,去贫困户家帮忙,进村入户访贫问苦,耐住性子“耐住性子”解民忧,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解决百坭村的交通难题,黄文秀积极向上反映,申请到1.8公里通屯硬化项目,新建4个蓄水池。黄文秀的努力,群众记在心上,亲切地称她“文秀书记”。广大党员干部要像黄文秀一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想办法、谋利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