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理论文章汇编(共14篇)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1-12-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央全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一系列重要工作,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第一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对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举措和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思想理论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形成了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从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确保执法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必将取得更丰硕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高质量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作者:冯正玉(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2021-1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重要观点,为高校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明了方向。
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战略布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实践,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了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7个改革攻坚方向。在育人队伍、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上协同发力,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能把新时代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落到实处。
聚焦育人队伍,激发“全员育人”主体自觉。“三全育人”是“人、时、空”的统一,通过制度激励和机制协同,形成“以教师队伍育人为主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育人为支撑、管理服务队伍育人为保障”的结构,有助于形成具有大学特色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聚焦贯通衔接,形成“全程育人”系统合力。“全程育人”的本质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链条和学生成长全流程。坚持过程导向,优化学生评价,从时间序列上规划不同的育人主题、育人制度、育人活动,实现过程控制与质量控制相统一。推动教育教学活动与育才育德活动融入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招生录取、教育教学、就业创业等大学生涯各环节各方面,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聚焦场域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多维格局。“全方位育人”意味着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组织空间、学科空间、社会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保障体系。作为教育部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之一,吉林大学努力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打造育人特色品牌。实践表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贯穿学校办学治校和事业发展始终。要以培根铸魂为核心点,通过主题党日、微党课、第二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攻坚点,结合实际丰富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着力点,构建通识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交融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总体布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点,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高质量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站在立德树人的育人角度强认识,站在维护安全的政治高度守底线,站在创建一流的发展维度抓落实。让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融合起来、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与教书育人实践综合起来,必能将广大青年学子培养成为有真学问真本领、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021-12-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