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在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的开学典礼。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开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围绕城乡治理工作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一些思考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作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的重要指示,这为我们做好城乡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市城乡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些地方城乡基层治理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社会运行存在潜在风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城乡基层治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面,我就城乡治理工作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以学为基,深悟治理之道——把准治理的指南
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城乡治理工作的根本遵循。县域治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是理论和实操结合最紧密的一环。我们要学深悟透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真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真懂,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握其内在逻辑和规律。要真信,坚定对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信仰和信念,将其作为指导城乡治理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真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城乡治理工作的实际成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以民为本,筑牢治理之基——明确治理的坐标
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乡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城乡治理工作的根本宗旨。城乡治理必须始终关切民生,寓服务于治理之中,把群众的诉求作为治理的根本追求。要问需于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要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谋划城乡治理的良策。要问效于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城乡治理工作成效的标准,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惠及民生、顺应民意。
同时,我们要坚持补强“民生六位”,抓紧抓实农村住房建设“两统筹两统管”、生命公园建设等为民实事,优化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善于花小钱办大事,懂得看长远算大账,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
三、以新为径,提升治理之能——抓住治理的关键
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是我们做好城乡治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社会化就是一起治理。我们要突出社会协同、全民融入,推动城乡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要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法治化就是依法治理。我们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智能化就是高效治理。我们要加快打造“整体智治”县域样本,着力构建市县一体的“城市大脑”,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治理的信息化水平。要推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乡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专业化就是对口治理。我们要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持续提升干部“五项能力”,打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和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治理能力。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以治为要,构建治理之体——健全治理的体系
健全和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是我们做好城乡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以自治激发热情。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各类网格“多网合一”,落实好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要广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