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篇)有关2023年10月调查研究类文稿汇编
有关2023年10月调查研究类文稿汇编
(27篇)
@青年干部 念好调查研究“多”字诀
翻开《之江新语》,第一篇讲的就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A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想用好这个传家宝、掌握这项基本功,就要念好“多”字诀,在“多学”“多思”“多干”中,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办成实事。
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笃学不倦,在“多学”中把情况摸清,“异想天开”不行。“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A总书记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实践:在正定任县委书记,他跑遍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浙江任省委书记,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青年干部应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主动去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身上少一些书卷气息、多一些泥土芳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以群众为老师,实践为教材,虚心请教,从人民群众的经验做法中汲取智慧,上好基层这一课,做到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才能听到真言、学到真知、领悟真谛。
以“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的深谋远虑,在“多思”中把问题找准,“刻舟求剑”不行。“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找准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青年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针对性,聚焦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精准选题,避免“丢了西瓜捡芝麻”“眉毛胡子一把抓”。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长远目光,及时对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判,用好“解剖麻雀”式调研方法,以小处见大处、从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从中找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总结经验、融会贯通,在多思多想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身体力行,在“多干”中把对策提实,“闭门造车”不行。毛泽东同志曾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准确找到问题后,应把重点放在落实调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上。部分调研“雷声大,雨点小”,前期开展轰轰烈烈,到最后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甚至闭门造车、胡编乱造,不仅排查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给老百姓添麻烦。青年干部应摒弃“轰轰烈烈搞调研,浮皮潦草抓解决”的不良作风,冲着问题去,真刀真枪干,要“做功好”而非“唱功好”,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发展所需、群众满意的实践效果,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
“答好”调查研究“必答题”
A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要聚焦聚力“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措施,紧扣深、实、细、准、效“五字决”,坚持眼睛朝下看、步子往深走,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以“担当”为“笔”,勾勒选题“重点项”,务求“直击要害”,切忌“避重就轻”。“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贯彻执行的“堵点淤点难点”,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工作的薄弱点在哪里,调研的“主战场”就在哪里,基层的困难点在哪里,调研的“目的地”就在哪里,群众的关切点在哪里,调研的“侧重点”就在哪里。“担子要拣沉的挑,任务要冲难的选”,调研选题要“直奔问题去”“偏向虎山行”,既去“示范点”“热闹处”,也看“短板项”“偏僻地”,切忌“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调查研究作为检验“担当”的“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