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专题汇编

专题汇编

2022年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六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2023-02-14 10:49:24 专题汇编
2022年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六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市委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对照六个方面查摆的问题(一)在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一是在践行“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上有差距。在把握“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时,往往注重将其体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表率。但在如何把握好“两个确立”

 

2022年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六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市委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照六个方面查摆的问题

(一)在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一是在践行“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上有差距。在把握“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时,往往注重将其体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表率。但在如何把握好“两个确立”思想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行动的实践性上,缺少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于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之中,贯穿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方法还不够多,措施还不够实,结合得还不够好,政治态度与实际行动未能达到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二是在对“两个确立”的理论宣传上有差距。对基层和分管干部的理论宣传不够系统、全面、深刻,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到了灌输式地理论宣讲上,主观上认为这样接受效果会更好,没有将“两个确立”及其决定性意义根植于建党、兴党、强党的光辉历史和壮阔征程中去准备、去宣讲,使个别党员干部知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党的领导核心与科学理论指导之间关系。

(二)在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方面。一是践行新思想的能力有待提高,全面贯彻新思想成果统筹谋划不够,转化效率不高,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履行核心职能不够到位。虽然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始终提醒自己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但由于没有科学地处理好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之间的关系,在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仍然存在老旧的思维定势,面对一些当前工作中的前进方向、基本原则、战略部署、策略方法,不能做到推陈出新,游刃有余,“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能力优势还没有加速形成。自己在统筹谋划和推进工作时,有时面对当前决策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思路不够清晰,不能科学取舍、果断决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自身思维和能力的瓶颈的能力亟待提高。二是对贯穿新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不够系统。学习研究新思想,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具体内容上,主观上认为只要把这些关键性的内容学深悟透,就可以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因此,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用心体悟其中的具体内容上,但很少能够沉下心来,对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新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研究,特别是面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的重大理论创新时,由于之前对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没有研深悟透,使自己缺少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的理论底蕴和政治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把握和消化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在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一是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工作体系不健全,没有找准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切入点,二者之间缺乏同时同向发力,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不高,党委理论中心组促学效果不明显,党政联席会议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机制不完善,责任制落实不力,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不严密,没有制定相应任务安排表,形成三级联动、上下一体的责任体系。

(四)在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一是统筹谋划推进民生服务建设存在短板,对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往往只注重解决群众眼前的现实需求,没有统筹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之前的关系,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和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不够统一。如,有时帮群众做好事实事,只想从快从优把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因此,有时就事论事,没有充分衡量和妥善处理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较少考虑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等等。有时虽然做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但在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方面,在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方面,还有一些瓶颈亟待突破。二是聚焦职能职责引领改革发展作用不强。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履行核心职能不够到位,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如,虽然强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但一些基层单位压缩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方面,并没有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到的改革红利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在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往往注重完成工作任务的“硬指标”,忽略完成质量的“软实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有效解决。在推进改革中,没有综合考虑改革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如,发挥区位优势落实发展战略有短板,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质增效上用力不足,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站位不够高,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招法不多,使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没有享受到相同的改革发展成果。

(五)在带头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方面。

一是底线思维精神实质把握不清,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对底线思维的精神实质包括五个方面,即实事求是是底线思维活的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底线思维的核心要义;忧患意识是底线思维的本质特点;两手准备是底线思维的重要抓手;以人民为中心是底线思维的价值尺度等内容把握不深,对风险挑战的科学预见性不高,运用底线思维实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观能动性不高,新的风险点,如核问题、网络平台的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等辨认不清。二是斗争策略方法掌握不深,斗争的效果有待提升,缺乏把握“时与势”,看准“危与机”,分清“主与次”的战略眼光,不能准确洞悉斗争形势,预见新斗争走向,缺乏掌握斗争的主动,没有深刻把握好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特点,适应新时代对能力本领的新要求,涵养大格局、大胸怀,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发展走向,以长远的眼光应对风险挑战,缺乏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斗争智慧。

(六)在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在落实责任上有差距。一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清单体系不够健全,在一些领域内,未能有效地将责任的具体行动要求和实践衡量指标确定化、公开化、精细化,也缺少清晰化、可视化的责任清单,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应该承担和履行什么样的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窄化、泛化,没有将管党治党的责任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用主体责任破解党建问题方面还存在虚化弱化的问题,导致干部能力作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新使命和新要求。二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考核上有差距。对主体责任监督的范围有限、力度不够,方法不多,有些基层党组织未能将责任制度的刚性约束效力覆盖到党内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没能综合运用好党员监督、群众监督、网络媒体监督等多样化的监督形式,导致权责监控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打了折扣。在将主体责任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直接挂钩上顾虑较多,有时存在“平衡”的想法和做法,执行制度的刚性不足,使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效力出现弱化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深入查摆,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根源在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党性修养不强,信念之钙缺乏。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世界观改造还不彻底;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弱化;坚持不懈地开展主观改造有欠缺;理想信念弱化了;对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念之钙补得还不足;对“两个确立”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新思想凝心聚力不牢、党的统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改革发展稳定推进不力、斗争策略不科学、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有差距等问题,就是因为对理论武装的强化不够,没有时时刻刻用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三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