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2023年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02-27 01:14:02 政府报告
2023年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反复冲击等多重超预期考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

 

2023年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反复冲击等多重超预期考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迈出了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的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全力争先创优,拼出了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指标稳中提升。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倾力书写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发展篇章。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6.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0元、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入库税金11.6亿元、同比增长27%。

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高效执行各项纾困政策,助推企业良性发展。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销售收入258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比超5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3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家;纽泰格科技创业板成功上市,荣获省级“小巨人”企业、淮安市“市长质量奖”。全力推动“数智”赋能、聚势发展,实施迈尔汽车、骏盛新能源等技改项目42个,常胜电器、大北农饲料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佳境生态等15家企业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高新区建成食品研发及检测中心,获批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市场准入类赋权,蚂蚁区块链、联东U谷等顶级运营团队相继入驻,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进位17名,创历史新高,向“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大步迈进。

现代农业稳中提效。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新增土地流转13.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78.3%,新建高标准农田7.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着力打造优质稻米、规模畜禽、绿色蔬菜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优质稻米订单基地达5.5万亩,能繁母猪存栏量3万头、规模猪场80家,新建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5个,创成省级优势特色种苗中心3个。总投资5.5亿元实施淮涟灌区现代化改造、洪泽湖滞洪区建设等工程,农业水利现代化加快推进。成功申报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继续入列2022年中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获批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农科园在科技部创新能力建设评价中继续处于创新引领园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江淮农业产业研究院,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台创园被农业农村部、国台办评为台湾农民创业园优秀园区。

第三产业稳中提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6亿元,增长4%,占GDP比重达46%。成功承办全市“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冬季购物节,富康城铂悦汇购物中心、淮安铂尔曼酒店、高新区全季酒店如期正式开业,成为主城区商业发展的新亮点。电子商务释放活力,淮阴电商配送中心顺利开工,引入电商企业63家,电商网络销售额突破5亿元。物流行业稳健发展,规上物流企业达41家,其中3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淮安市综合大市场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创建名单。樱花园景区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马头、高家堰缤纷旅游区和清口枢纽三大文化公园建设并联推进,“百里画廊·印象淮阴”品牌底色持续擦亮。

这一年,我们强化项目引建,厚植了跨越赶超的竞争优势

招商引资竞相发力。压实“一把手”招商责任,制定“10+7”专题招商计划,突出队伍提优、招引提效、帮办提速、质效提升,打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扎实开展淮安(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专题交流会等系列推介活动,招商氛围日益浓厚。立足平台优势,用好淮河华商大会、食博会等招商媒介,开展点穴式、集群式、题库式招商,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6个,协议引资额669亿元,平均每3天签约1个项目,全面完成“175”项目招引任务。

项目攻坚加速突破。优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组建帮办服务“小专班”,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常态化督办,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6个、新竣工40个。坚持“周通报、月会办、季拉练、年终总结”,33个省市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202亿元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一厂顺利投产,一期A轮投资62亿元荣芯半导体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总投资32.7亿元卫岗三产融合、总投资50亿元京华智能科技一期等项目接连开工,连续两个季度获评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优胜县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力推动惠企政策全面落地、充分显效,为企业留抵退税5.36亿元,提供转贷资金7674万元,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803万元,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创新“快手”帮办服务机制,实行“全链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3603户新设企业全部实现半日拿证。优化非工作日预约“不打烊”服务,累计办理施工许可证核发等13类高频事项7256件。大力开展包容审慎执法,首违不罚成为首选。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并联审、容缺办”等审批服务模式,荣芯半导体项目消防审验当天即核即发,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五证联发”审批时间全省最短,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这十年·江苏”新闻发布会上推介。

这一年,我们致力改革创新,激发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素创新集聚潜能。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深度推动产创融合。加快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和“小升高”行动,当年获批高企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12.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亿元。深度对接知名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用好人才、平台等资源,新建淮阴师范学院生化楼,打造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主阵地;新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领衔创业团队2个、全职博士8人、高校毕业生1200人,入选市“淮上英才计划”创业人才(团队)2个;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高新区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称号,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通过中国科协考核验收。

重点改革释放效能。“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一件事”“不见面审批”改革全面推开,“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事”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高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增强自身支撑力。加大低效闲置资产“排查+盘活”力度,依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94亩、低效用地1594亩、闲置用地1139亩,出租国有房屋14.1万平方米。深化国家级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快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提高招商一线、项目一线机构比重,经济一线岗位员额占比达80.8%,园区发展效能不断提升。

双向循环激发动能。稳住外向型经济基本盘,云端连线境外重点企业,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3亿美元。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食博会,实现货物贸易总额2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排名全市首位。汇聚金融优势资源,交通银行成功入驻,与南京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全面对接,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塑造了美丽宜居的品质城乡

城市更新步履坚实。投入53亿元,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29个。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调出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5207亩,新增建设用地15915亩,进一步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投入2.88亿元,高品质完成长江东西路提升改造,实现车道“四变六”、路面“白转黑”,6个新建游园沿线点缀,获评市级精品示范路。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主体完成,拓宽为双向8车道,交通承载力倍增;京沪高速刘老庄出口及连接线工程满足通车条件,302县道改造顺利完成,对外交通更加顺畅。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淮师南一期、二附小西等4个地块、630亩土地征收,新开工怡康雅苑、春风南岸等安置房3013套,建成淮州花园、东篱苑等安置房3019套;改造提升黄河花园12-16组团、长江路小区等老旧小区14个,惠及居民2932户。加强生态景观打造,东起自行车公园、西至205国道,全长18公里的古黄河北岸生态休闲健身步道全线贯通,成为市民游赏休憩优选之地;完成二河西堤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堤顶路建成通车,洪泽湖古堤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