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汕尾奋勇争先、捷报频传的一年。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汕尾讲话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强力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汕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一)我们以非常之功有效抓好“双统筹”,经济发展稳进提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2.02亿元,同比增长1.5%,经济总量跃进至全省第1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统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9亿元,办理企业缓缴社保费1.4亿元,降本减负16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9.1%,有力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信保基金、融资专项资金放大超过10倍,新增中小微企业融资77.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1%,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42.9亿元、557.6亿元,其中陆丰核电5、6号机组、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汕尾电厂5、6号机组、陆河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建设,总投资655.7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获得专项债资金83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11.8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配套资金2.8亿元。开展“汕尾乐购”“汕尾金秋购房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5000万元,带动消费18.5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8个、总投资1105亿元,好迪、中广核新能源、星河集团、万洋众创城等26个超十亿元产业项目成功落户。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基础能力,储备三批次隔离场所106家、房间16249间,设置救治床位9866张,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重症救治和医疗资源准备,实现顺利转段和平稳渡峰。
(二)我们以攻坚之力推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更添动能。产业集聚积厚成势。进一步筑牢制造业当家基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信利光电跻身“省民营企业100强”,陆丰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引入康源、诺思特、晶源等8个产业链项目。140万千瓦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其中甲子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明阳智慧能源、南海海缆、天能重工、长风新能源建成投产,海工装备制造业不断壮大。产业平台赋能升级。投入园区建设资金25.5亿元,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汕尾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级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产业园和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海丰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高新区,海丰“时尚美都”美妆产业园(一期)即将交付使用。开放平台加快构建,中国(汕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成功获批。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和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创历年新高;推动11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累计带动近300家中小微企业“上线用云”。汕尾创新岛(深圳)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呈现,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84项。新增市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家,市科技成果交易服务超市建成运行。持续开展招才引智,招引博士硕士409人、大学生1.3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578人,累计兑现人才专项资金1.4亿元。
(三)我们以破题之举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推进营商环境4.0版本建设,“无证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推动取消银信部门45个申办材料,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348项高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市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广东省市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评估居粤东西北第1名。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初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城市建设运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板块逐步扩大,撬动投资160亿元。市金控与头部资本合作共建4只产业基金,撬动13.23亿元资金返投汕尾。搭建本地国资投融资平台,县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市供水总公司与粤海水务达成合作,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农村综合改革蹄疾步稳。新增承包地经营权流转6.8万亩,迭代拓展“股票田”“股票宅”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社区)全面消除,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86.25%,整村授信覆盖面超48%。全省首创市县镇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全省首家镇级农合联在城区成立,供销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财政改革提质增效。纵深推进投资评审“三大改革”,海丰、陆丰、陆河进入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评价前100名。
(四)我们以会战之势狠抓基础建设,城乡发展亮点纷呈。综合交通大会战再创佳绩。投资超120亿元纵深推进综合交通大会战,广汕铁路进入全线铺轨阶段,汕汕铁路完成全线箱梁架设任务,深汕西改扩建工程、兴汕高速公路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国道228线甲子至南塘段等“支线支点”项目动工建设,国道236线城区改建段、国道324线海丰县城至梅陇段等一批市县内循环项目加紧推进,陆丰、海丰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并成功进入创建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城市提能大会战成果丰硕。推进25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通市区金鹏路西段等“断头路”10条,新改建、盘活停车场64个,新增停车位2.2万个。市东部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通水运行,市档案馆如期竣工,汕尾技师学院、甲湖湾电厂配套码头工程荣获“鲁班奖”,实现“零”的突破。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市城区建成城市公园4个、街头公园6个,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完成“四生”水利建设投资24.6亿元,有效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4年稳居片区榜首,陆丰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汕尾样板”在全省示范推广。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2.3万户稳定脱贫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资产项目收益分红7396万元。粮食种植面积达124.56万亩、产量44.46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新打造“谷乡慢城”“鹭影禾香”“生态农旅”等乡村振兴综合体,带动农村产业兴旺、人气回归。市城区军船头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40个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296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新增美丽宜居以上标准自然村135个,因地制宜建成“四小园”1.6万个,完成农房微改造4万户。新增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陆丰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零”的突破。城区水产预制菜、陆丰水产、陆河油柑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丰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陆丰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五)我们以为民之道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落实3.0版“促进就业九条”,打好“降缓返补扩调”助企纾困组合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就业主要指标完成率居全省前列。举办“南粤春暖”“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解决企业用工3.1万人。医疗短板加快补齐。深汕中心医院成功获批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海丰彭湃纪念医院新院区(一期)竣工验收,陆河妇幼保健院建成使用,8家县级公立医院完成改造升级,36家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031张,陆丰中医医院通过“二甲”评审,城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健康区,省级以上卫生城市(县城)实现全覆盖。教育事业均衡发展。高质量推进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建设,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4所、义务教育学校21所,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学位建设任务,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位8.6万个。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在全省率先实现职工医保个账代缴家庭成员居民医保,创建全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完成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建成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10家、幸福食堂163家,创建示范性托育机构4家,市福利中心、市智慧养老平台加快建设,“一老一小”服务更加有为。文旅事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暨“冬养汕尾”嘉年华等活动。获得全国第一个地级市“中国散文诗之乡”荣誉。省运会勇夺13枚金牌,创历史最好成绩。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成造林任务5.6万亩,森林抚育13.2万亩,营造红树林66.1公顷,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8年领跑全省,东溪水闸水质从Ⅳ类提升为Ⅲ类优良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近岸海域国控点位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