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山西省)2016年娄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11:44 政府报告
(山西省)2016年娄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8月23日在娄烦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zrl  李树忠zrl  各位代表:zrl  现在,
(山西省)2016年娄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8月23日在娄烦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zrl   李树忠zrl   各位代表:zrl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 人员提出意见。zrl   一、;;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zrl   ;;十二五;;时期是娄烦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们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 极应对挑战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 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 态,千方百计扩投资,坚定不移促转型,迎难而上保增长,多措并举惠民生,基本完成 了;;十二五;;各项任务,为;;十三五;;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zrl   ;;;;五年来,我们真抓实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呈现总量壮大、稳步增 长的良好局面。2011年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9.2亿元增加到13.98亿元,年均 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从3.39亿元增加到27.2亿元,年均增长51.5%;服务业增加值从5 .16亿元增加到9.2亿元,年均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2亿元增加到4.4亿元 ,年均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09元增加到5535元,年均增长12.2%。全 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zrl   ;;;;五年来,我们主动转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协 调发展。第一产业稳步推进。马铃薯;;一县一业;;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 成了科技产业园区,;;娄烦山药蛋;;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 工作先进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因地制宜发展 了79个;;一村一品;;村,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县煤矿产 能由原来的570万吨提高到690万吨。聚力发展新能源项目,积极引进风电、瓦斯发电、 光伏发电等一批新项目。旅游产业快速起步。高君宇故居修复完善,纪念馆投入使用。 东山生态园、天池生态园、汾河水库风景区等生态园区初具规模。云顶紫台等一批农家 乐迅速发展。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 万人次,综合收入近千万元。zrl   ;;;;五年来,我们标本兼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始终坚持增绿增收结合、保水富 民并重,生态建设成效初显。实施了库周绿化、荒山绿化、县城绿化、矿区绿化和通道 绿化等多项生态绿化工程,累计造林41.9万亩,绿化通道104.5公里。绿化率由;;十一五 ;;末的45%提高到57.2%,森林覆盖率由13.7%提高到28%。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造林绿化先 进集体、省林业生态县、省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成功申报了三 个国家级试点县,搭建了生态建设先行先试、政策集成与资金扶持平台。持续加强水源 保护,涧河人工湿地水质改善工程、环库防护网工程、危化品车辆监控工程等项目投入 运行,入库水质由地表水四类提升到三类。zrl   ;;;;五年来,我们多措并举,脱贫工作进展顺利。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全力实施脱 贫项目,全民参与脱贫攻坚,仅2015年脱贫1.4万人。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 项目,流转土地4.96万亩,受益贫困户6500户。蔬菜产业片区扶贫项目,建成温室大棚 650亩、露地蔬菜1.5万亩。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搬迁2920户1万余人。完成了31个整村推 进项目,1.4万户4.5万名贫困人口受益。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合力,形成了领导联村、部门 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机制。zrl   ;;;;五年来,我们保障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了;;五全;;普惠工程,全县 10万农民新农合参保全覆盖、所有五保老人全部集中供养、60岁以上老人养老全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交通费全补贴、农村孕妇补助全覆盖和育龄妇女健康普查全免费。 连续五年对集中供热实施补贴,受益人群近4万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投资1.24亿元, 改造、新建校舍6万平方米,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验收。卫计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了县城综合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及6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行了药品零差价 销售和分级诊疗制度。率先在全省建成城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