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贵州省)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01:28 政府报告
(贵州省)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1月12日在县九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县 长 黄 波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
(贵州省)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1月12日在县九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县 长 黄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根据《中共关岭自治县委关于制定关岭自治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岭自治县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连同政府工作报告一并审 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经受住经 济下行压力严峻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 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主基调主 战略,按照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要求,全力打好一二四攻坚战,着力推 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和山地旅游业升级发展,圆满完成十二 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县域经济进入实力倍增的新时期。 十二五期间,我们牢牢守住发展底线,坚定不移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重要目标,努力扩 大投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7.15亿元增至2015年82.5亿 元,是2010年的11.5倍,年均增长63.1%;累计完成投资230亿元,是十一五的10倍。在 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力拉动下,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24.05亿元增至2015年70亿元,是2 010年的2.9倍,年均增长15.58%;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7968元增至2015年23140元。财 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1.87亿元、1.34亿元增至2015年5.07亿元、3.37 亿元,年均增长22.1%和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9.3亿元增至2015年20.64 亿元,年均增长17.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460元、6660元, 年均增长9.86%、16.06%;金融业存贷款余额64.7亿元、43.2亿元,年均增长21%、14%。 我们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重点生态功能区特色发展路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面启动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攻坚战,完成营造林48.99万亩;大力开展城镇绿化建设 行动,新增城镇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48.18平方公里、石漠化57.9平方公 里;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39.89%提高到45%。建成顶云、花江和永宁污水处理厂,启动全 县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91.9%,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集中式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100%。淘汰落后产能97.2万吨,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二)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产业体系进入结构优化的新时期。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由2010 年25:27:48调整为2015年20:25:55。 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激发新活力。我们致力于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以菜果药、 牛猪鹅、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山地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蔬菜、精品水 果、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8万亩、9万亩、19万亩、11万亩,粮经比由2010年的 60:40调整为2015年的35:65。农业总产值21.88亿元,增加值14.1亿元。建成关岭石漠 化治理生态修复和顶云生态休闲观光2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通过大园套小园发展模 式,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农业园区全覆盖。坡贡小黄姜、上关六月李获国家地理标志标 识商标,八德大米获省著名商标,板贵火龙果标准园获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授 牌,全县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定面积3.68万亩。启动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建成关岭牛 、关岭猪资源保种场,关岭牛产业园动工建设,培育上关冬足村、普利月霞村等一批专 业养殖示范村、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2%。全县农机总动力2 3.6万千瓦。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 工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我们致力于构建以能矿深加工为主、食品药品绿色特色轻工 业为辅的生态工业体系。按照一区多园布局,打造了大健康民族食药园、青年创业园、 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平台,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6家,解决就业 2700余人。深入开展工业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