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09:58:27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2日在舒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舒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
(安徽省)2016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2日在舒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舒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秀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
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舒城承上启下,攻坚克难,打基础,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
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按照大目标、大提升、大项目、大转变的
总体思路,坚持金三角和绿三角总体布局,走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生态农业和生
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绩,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从93亿元增加
到16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1.7亿元增加到50.6亿元;财政收入从5.8亿元增加到1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40亿元增加到1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5.6亿元增加到6
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从125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从71亿元增加到
153亿元。主要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
出,形成了农副产品(食品)、儿童用品、汽车零部件、家电电子等一批优势产业;成
功创建省级出口童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产业平台集聚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县开发
区、杭埠开发区入驻企业23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82家。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
产从40.99万吨增加到43.1万吨,蔬菜总产从35万吨增加到40万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44家增加到179家,发展专业合作社467家、家庭农场199家,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
科技园区,进入全省绿色食品工作十强县、全国茶叶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舒城小兰花茶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建成4A旅游区2个
、3A旅游区5个,舒服之城、度假胜地的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争创全国电子商
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商贸、金融、物流业方兴未艾。
这五年,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从2013年开始,相继实施了
16项重点工程,全长127公里的三条国省干道全面升级改造,兴建了全市第一条互通式立
交,升级改造县乡道路251.9公里,改造农村危桥22座,一环五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交
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幅提升。县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区面
积扩大到26.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2万,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6%提高到42.5%。
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创建深入开展。小集镇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
治加快推进,晓天镇老街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杭埠镇、万佛湖镇入选新一轮国家
级重点镇。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7.39%。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水、大气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全面实施,取缔非法废旧塑料加工户184户,淘汰城区生
活燃煤锅炉54台,顺利完成10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万佛湖7603只网箱和12艘挂桨
机客渡船拆除等艰巨任务。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
突破,二中、三小等10所中小学完成整合任务,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基层医
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总投资4.7亿元1
000张床位的县医院新区投入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展开。涉
企收费清单、县乡两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布。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
完善,农合行成功改制农商行,财政全资的金龙担保公司、金龙小贷公司组建运营。融
入合肥经济圈,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合作
取得了新的进展。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5.17亿美元,年均增
长25.8%,五年累计到位内资320.4亿元、利用外资3.17亿美元。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民生工程不断提标扩面,财
政大类民生支出从2010年的14.5亿元增加到32.6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单位包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