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四川省)2015年汶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2 14:31:04 政府报告
(四川省)2015年汶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汶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3日在汶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汶川县人民
(四川省)2015年汶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汶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3日在汶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汶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旺 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十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 建议意见。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面临困难矛盾较多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重要成就的时期。过去的五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 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藏区跨越发展 、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全州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对口支援合作等重大战略 机遇,积极应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带来的严峻 挑战,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 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全县经济发展提质增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 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全面推动跨越发展,全县经济逆势上行、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 由2010年的33.7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67亿元,年均增长9.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 2010年的1.9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8亿元,年均增长15.8%;;;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36亿元,年均超过47亿元,是震前投资最高年份的2.67倍;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3.8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83亿元,年均增长20.6%。;;5 ·12;;灾后重建以来连续5年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位居第 三,并荣获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类区先进县;;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 发展先进县;;。 这五年,全县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我们按照;;工业集聚发展、农业 多元结合、旅游生态康养;;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 7∶71.3∶24.0调整为2015年的5.9∶68.0∶26.1。现代农业、林业重点县建设成效明显,特 色农畜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铝业、硅业、锂业、人工宝石等重点工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 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6.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34亿元,年均增长10. 2%。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汶川特别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 A级景区,以鹞子山养生堂、赵公福地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庄园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经济增 长点,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6.1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5.48亿元,年均增长41.8%。 这五年,全县基础设施更臻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我们奋力夺取了;;7·10; ;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完成城乡住房重建427户、维修 加固1496户,草坡迁建水磨工程顺利竣工,入住1073户4100人,全面完成七盘沟、羊岭 沟等18处重大地灾治理和雁门沟、华溪沟等14处河道疏浚。映汶高速建成通车,通乡通 村公路上档升级,全县国省干线和农村道路通车总里程达520.2公里。完成35千伏变电站 和10千伏主线路恢复重建,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达95%,电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成功 纳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增加森林面积8万亩,森林蓄积达1147.6万立方米,森林覆 盖率达38.1%,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全面完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 39.5%提高到2015年的44.82%,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水磨、映秀、绵虒为区域中心的 城镇发展格局。 这五年,全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们将70%以上的公共财政总支出 用于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十五年 义务教育惠民政策,高考硬上本科线总人数稳居全州第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全民健康免费体检,成功创建省卫生应急示范 县、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推进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 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防御能力,成功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县。加强住房保障和就 业促进,为全县农房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落实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基本 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强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03人,农村 贫困发生率减少到3.3%。文物普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