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牛田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牛田镇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总书记强调的“大抓落实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聚焦县委“一线三地五提升”战略目标,推进牛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今年来,我们坚持“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们牢记产业致富这一“制胜法宝”,紧扣“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的工作思路,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坚持培育牛田特色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唱响了“设施蔬菜”“麻坑鹌鹑”“状元佳酿”等“乡字号”“土字号”新型特色农业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以来,种植设施蔬菜435亩,中药材粉防己、车前草270亩,高产油茶6200亩,蚕桑1500亩,时令蔬菜2400亩,猕猴桃200亩、柑橘种植200亩,本地小黄牛养殖2000余头,蛋鸡养殖7万羽,鹌鹑养殖5万羽,鸡鸭鹅养殖共15.6万羽,生猪出栏量1.1万余头。
今年来,我们坚持“守红线”高效统筹,粮食生产稳中向好。我们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在从源头上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扛牢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制定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实施方案,切实保护粮食安全问题,禁止逾越耕地红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宣传贯彻上级关于水稻生产工作的意见、具体方案和扶持奖惩办法,以抓30亩以上种粮大户为核心推动水稻生产,狠下功夫整治抛荒撂荒,全年完成早稻播种面积1.4万余亩,中稻和晚稻播种面积1.9万余亩,共3.3万余亩。
今年来,我们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深挖文化底蕴,持续打造绿色古色新名片。我们依托流坑古村及古樟林风景区,做好流坑观光旅游农家乐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党建+旅游”特色品牌,沉淀旅游文化底蕴,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流坑村的古村灯光游、村跑出圈优势,以“村办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挖掘蚕桑产业发展潜能,创办了流坑酒厂、桑果采摘园等村集体产业。持续推出以古村旅游、田园风光、绿色采摘、农事体验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度假、写生等新业态,引导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收入提升,做美做精全域旅游门面,擦亮擦新绿色古色名片,让文旅发展“以文塑旅、以旅 彰文”更有着力点。
今年来,我们坚持“重平稳”衔接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提速。我们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补短板强弱项‘回头看’行动”,全面推行政策扶持,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实施低收入困难群众和脱贫人口意外、重疾和医保兜底保险,有效防范和化解脱贫户返贫风险。全镇脱贫人口999户3839人均制定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安排了结对帮扶联系人,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四不摘”原则,按时督促帮扶干部落实帮扶走访,了解生活近况,落实政策享受。认真开展“每月一排查”,对符合“三类人员”要求的人员,做到应纳尽纳。落实好帮扶责任人,制定好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全镇有监测对象三类人员共53户189人,其中36户125人消除了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还剩17户64人在监测帮扶中。设置公益性岗位118个,为1111人发放交通奖补50余万元,发放教育补助106万余元。
今年来,我们坚持“高标准”打造秀美家园,城乡面貌更新蝶变。我们强力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在麻坑村秀美乡村示范点建成建善之际,抓好峡圳示范点、集镇所在地牛田村示范点提升工作,进一步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打好集镇仪容靓丽清洁战;全面完成镇村重点区域人居环境整治,推进“脏、乱、差”现象深入治理,巩固“厕所革命”成果;不断完善集镇周边人行道、沿街绿化亮化功能区,推进背街小巷内路灯提升建设;新农贸市场规划整治经营环境、功能区合理布局,各类农产品有序科学分类,为群众购物消费营造安全舒心环境。今年来,共清理清运生活垃圾1500吨、建筑垃圾150,整治河道5公里,新建污水管网1800米,对沿街人行道进行全面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