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分管战线2024年工作思路谋划
市领导分管战线2024年工作思路谋划
一、聚焦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集群式发展。谋深谋远、落细落实XXXXXX,加快编制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递链,以高新区、农高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为载体,串珠成链、连线成群、集群成链,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切实增强产业韧劲和厚度,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主骨架、硬脊梁。
二是链长制推进。实施“双链长制”,细化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市级领导和龙头企业挂帅,充分发挥链长在政策、信息、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又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主体作用、整合作用、带动作用。打通产业链的堵点、痛点、断点、难点,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三是数字化赋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应用场景优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点推动XXXXX、XXXXX、XXXX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进XXXX、XXXX等项目。
四是保姆式服务。始终盯着企业的运营情况,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地走进企业、服务企业,落实“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助力提升工程,创新组织开展书记、市长“早餐会”等活动,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问题,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将工作成效体现在服务发展上。
二、聚焦运行调度,推动经济加快增长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深入分析全市经济发展潜力、运行特点,科学确定全市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同时结合各县(市)区、各行业产业特点、基期占比、运行态势等方面,及时动态调整发展目标,以科学合理的增长目标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
二是强化指导精准培训。市发改委、市统计局要围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46项指标,细化深入分析各行业核算指标发力点、拉动点,明确努力方向,逐个部门、逐个县区对接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
三是加强运行监测调度。持续完善经济运行调度制度,继续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调度思路,按照市委季调度、市政府月调度、重点行业旬调度工作机制,紧盯产业、行业、县区抓好运行监测调度,及时会商解决企业运行、升规上限、数据入统等关键环节问题,确保全面实现目标任务。
四是发挥考核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方案,充分发挥经济指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各县(市)区按月通报、按季考核,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时刻对标、对表、对位,锚定目标驰而不息发力,打好“四季战”。
三、聚焦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一是抓在建项目。研究组建专门机构对重大项目集中调度,以项目开工为起点,细化项目推进台账,分解阶段性任务和年度任务,倒排工期、高频调度、攻坚突破,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加快实施,实现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投产。实施周汇总、半月通报、月调度机制,通过公开排名、晾晒成绩单等方式,推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态势。
二是抓项目前期。全力推动“开春即开工”。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规划、土地等前置手续办理,全面落实和应用百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一会三函、容缺审批、承诺即开工等推进机制,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每季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力提升省、市重点项目“四率”。
三是抓项目储备。实施谋划项目库滚动管理,突出质量和成熟度,优中选优,建设高水平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库。突出主导产业,聚焦XXXXXX、XXXXXX等战略部署,加强与中咨公司合作,积极对接和深入挖掘XXXX、XXXX等平台等招商平台形成的资源线索,以高质量储备引进一批高投资、高增加值率、高附加值的主导产业项目,为重点项目建设和今后产业发展打牢基础。
四是抓对上争取。深入研究国、省经济工作会议、投资政策文件精神,积极分析研判国、省可能出台的新政策和资金支持新领域,努力做到快人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围绕国家资金投向,持续加强中央预算内资金对上争取和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完善申报要件,及时申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
四、聚焦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综合协调、督办督查、预警约谈等工作机制,紧盯各行业、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实施挂图作战,台账式管理,压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责任,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要求做好验收销号工作。
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三重一改”散煤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做好城镇集中供热和农村地区散煤替代。持续推进秸秆“全面、全域、全时段”禁烧,推广监控全覆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措施,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压实河湖长制责任,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上项目,布局发展生物基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