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三道加法”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经验做法:“三道加法”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近年来,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格局。
一、“党建+网格”严密组织体系
(一)突出“一个主题”。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压实支部书记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每月召开党建工作专题研究部署会议,研究分析全县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谋大事、抓关键”的核心作用。加强村级后备队伍建设,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雏雁计划”,建立后备人才库,确保每个村动态储备2名以上35岁以下年轻干部。
(二)织密“一张网格”。深化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抓管带”机制,进一步下沉治理资源,推动村、社区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构建“片组邻”三级组织架构,实现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形有效覆盖。选优配强12341名“三长”,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组织体系,将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工作“一网网尽”。
(三)优化“三支队伍”。快马压重担,选派99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建立“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让。量化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主干“三级”责任的工作任务,按照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限的“三定”要求,分级对工作情况进行“一天一对口通报、一周一集中调度、一月一盘点问效”,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二、“线上+线下”高质高效服务
(一)搭建服务平台。巩固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成效,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落实圩日集中服务基础上,开展错时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微信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办理群众各类民生实事4387件。深入开展“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题实践活动,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印制《公开承诺》,公布“三支队伍”联系电话及办事指南,让干部履职有劲头,群众办事更方便。
(二)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群众评价考核干部,在基层一线锻炼干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重要依据,压实“六大行动”包干责任,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白天组织乡村干部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搞生产、传技术,晚上到村组开夜谈会听意见、解难题,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三)真情解困解难。深入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深化“走找想促”活动,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基层群众的“满意指数”。今年以来,共召开屋场会、夜谈会262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450余条,办理“急难愁盼”事项3880余件。基层“末梢”变为基层“前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共建+共享”提升治理效能
(一)定村规树新风。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村民参与制定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积极推行“门前三包”等有效做法,号召农户“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让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从老党员、老主干、热心公益、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推选成立“四会组织”,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做到了村事村民办、干事有监督、困难有人帮、平安共同保。“传承红色基因,从‘一张借据’到爱心互助会邻里守望相助的‘连心桥’模式”催生出新时代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新时代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