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经过长期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技术进步、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化救灾保障体系创新、国家粮食与安全储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
农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等特点,以及区域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农业生态环境复杂、产业分工加快但制度化协作机制建设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和发展保障能力差异大等问题。此外,农业发展还面临较为严重的洪涝、冰雹、干旱、冻害、干热风、病虫害等风险,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将切实提升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但需要清晰认识和深刻把握农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基础性载体是4种类型的农业基础资源,即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原草场以及内河、湖泊及近海等渔业资源。围绕有效开发、科学赋能、产能提升、绿色保护等构建环节,与时俱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立农”之本。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的目的,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一是在有效保护4种类型农业基础资源数量的基础上,确保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用途的合理规划,将18亿亩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体系。二是补齐土壤改良和农田排灌设施短板,在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基础上,健全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赋予高标准农田新动能,进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及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树立大食物观,并以之为引领,支持树立大农业资源观和农业产业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因此,应基于区域农业、省域农业和食物资源禀赋,适时启动高标准林业用地、高标准草原及畜牧业用地,以及高标准湖泊、内河及近海体系建设,构建有效落实大食物观的载体制度和体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实践证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应对洪涝、干旱和其他极端气象灾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跨农业区域调配、分配水资源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因而持续强化、创新改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需要更加重视建设跨区域的大型、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以便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和匹配。从高质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视角,需要强化3种类型的水利设施建设:一是重视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型水利设施和农业区域间水资源调配型水利设施,二是重视农田排水系统建设,特别是升级田间“灌溉”与“排水”设施的保障功能,三是重视先进灌溉设施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效率、高质量、精准化的灌溉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是强劲支撑。与农业科技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创新与推广还存在诸多短板。具体表现为涉农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技术、涉农信息科学及数字化工程技术差距较小;涉农材料科学及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技术、涉农发展科学研究及发展政策创新差距较大。因此,需要系统升级和强化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眼全球农业科技竞争格局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我国需要重视创新和推广10项关键技术:一是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与设计;二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地生态环境优化治理技术;三是依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资源“三变”改革,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技术;四是数字化农业装备创新及省力化技术推广;五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投入品创新及技术;六是生物科技支撑的高抗性品种技术创新及品种推广;七是保护性耕作、草原放牧可持续模式创新及技术推广;八是农产品及食品储运、加工技术集成及供应链技术创新;九是农业—食品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及工程技术推广;十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创新及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