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3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各民族之间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包容、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加深民族情感,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首先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必须理清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首先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身做起,深刻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在课堂中扎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力争将爱国主义、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