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经部门 > 商务

商务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公文搜 2021-07-12 13:19:46 商务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粮食“十连增”的高起点上,围绕如何判断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实施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如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到底怎么看?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在经历了连续5年徘徊下滑后,止跌回升,先是用5年时间恢复性增产,然后又持续5年时间不短刷新纪录,连续突破11000亿斤、12000亿斤关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粮食连年增产,社会各界在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质疑的声音。对此现象怎么看?  首先,国家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是粮食连年丰收的最好佐证。目前,我国政府、企业各类粮食库存消费比高达30%以上,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测定的17%-18%的安全线。尽管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影响,这些年猪肉、鸡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都出现过大的波动,但粮食价格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可以说,如果粮食供应出了问题,市场紧缺的信号会第一时间被放大,就不会出现“世界粮食危机四伏,我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其次,我国粮食“十连增”和“净进口”同时出现,主要与国内外粮食价差较大直接相关。最近几年,我国农业正进入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期,加之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的作用下,粮食价格总体呈温和上涨趋势。而同期国际粮价高位回落,国际进口价格优势显现。据资料分析,2010-2013年国际大米、小麦、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国内平均每斤低0.1-0.3元,内外价差刺激了进口量的快速增加。同时,对于大豆等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价格传导强、比较优势差的品种,成为粮食进口增加的主要推动力,占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大头。2013年我国共进口大豆6338万吨,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80%以上。而小麦、大米、玉米等三大主粮品种,进口量均不到国内产量的3%。  第四,面积和单产同步提高,是推动粮食连年丰收的内在因素和决定力量。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面积稳中有增是重要基础,单产快速提高是关键。从面积来看,2003-201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增加1.88亿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1/3。面积增加主要来自于复种指数提高和种植结构调整,10年间复种指数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2亿亩耕地。同时,调减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增加粮食面积2000多万亩。从单产来看,10年间,粮食平均亩产提高69.7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2/3。单产的提高,一方面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另一方面归功于高产作物替代低产作物种植。10年来,大豆、杂粮杂豆面积分别减少3610万亩、4000多万亩,而玉米、水稻面积分别扩大18082万亩和5711万亩,由于玉米、水稻单产远高于杂粮、大豆,对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率在60%以上,相当于提高单产40多公斤。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怎么看?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确保粮食有效供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多。  从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看,农村资源条件、农民种粮热情、农业政策走向成为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一,日益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据有关方面分析,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接近“三个极限”,即化肥农药施用水平接近极限、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接近极限、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接近极限。一定程度上讲,通过资源透支实现的粮食增产,掩盖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的现实。从耕地资源看,利用强度过高,质量持续下降。目前我国耕地复种指数达138%,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耕地利用强度大,土壤养分失衡、耕层变薄、地力下降。耕地“占优补劣”问题也很突出,被占的多是优质耕地,而补回来的却是“生土地”,在粮食产能上存在很大差距。从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