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理论文章

理论文章

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搜主任 2024-07-03 08:39:05 理论文章
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充分锚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在加强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

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充分锚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在加强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教育内容,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程
  高校要针对新质生产力理论开发相应思政课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
  阐释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深刻意义。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概括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践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增强学习掌握这一理论的思想自觉。
  挖掘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理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特点。高校课程设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从理论背景、内在意涵、特点特质、实践要求、原则方法等方面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青年担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青年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夯实学识功底的基础上,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增强创业本领,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担当,在实践磨砺中努力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创新”这个关键,使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
  树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大融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善于运用新技术辅助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赋能教育内容精准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育场景立体化,切实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将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以实地考察提升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领学生走进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等,使学生对新质生产力有更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教师是兴教之源。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
  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于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堂外也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对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将第二课堂作为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发教师积极性,从而为思政育人注入新动能。
  探索“集体备课”新模式。面对新理论、新知识,要及时组织教师队伍开展理论研讨,提升教师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深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如通过开展“书记备课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教学研讨,推动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部署进入思政课堂。
  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合历史和革命教育,组织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思政课教学,为思政课教师深入实践、开拓视野、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平台。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向外拓展,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携手,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