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我热爱的家乡》--这个离任讲话:7000字,尽显家国情怀
公文搜 2021-09-17 22:54:12 讲话发言
这个离任讲话:7000字,尽显家国情怀9月2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经中央批准,陆治原同志任山东省委委员、常委和青岛市委书记。公开资料显示,陆治原出生于196
这个离任讲话:7000字,尽显家国情怀9月2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经中央批准,陆治原同志任山东省委委员、常委和青岛市委书记。公开资料显示,陆治原出生于1964年,陕西省绥德人。曾长期在陕西任职,担任过西安市阎良区书记和灞桥区书记,榆林市市长,渭南市委书记,陕西省副省长等职务。2018年调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直至此次跨省赴山东任职。陆治原仕途起步于故籍陕西。1993年财政专业研究生毕业后9年间,他一直在西安市财政系统任职。2010年6月调任家乡榆林市(绥德县为榆林市下辖县)任市委副书记,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任榆林市长。陆治原执政榆林五载,正值榆林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在民生建设和经济转型领域,给当地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记,时至今日,陕西榆林人依然时常感念他。2015年6月,陆治原调任渭南市委书记,在离别之际,他写下《榆林,我热爱的家乡》一文,尽显家国情怀,被争相传阅,一时“榆林纸贵”。全文如下:《榆林,我热爱的家乡》20岁那年,坐着大班车,我从陕北的群山间出发,到省城西安求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这一去就是26年!黄土高坡,古老长城,奔腾黄河,山水草木,炊烟窑洞……无数次梦回故里!老家来人,总要盘问家乡一点一滴发展变化;每见报纸电视里有榆林大开发的喜讯总会倍感兴奋!2010年6月,我从西安市灞桥区委书记的岗位上,调回到家乡榆林工作。牵手面前的父老乡亲,望眼脚下山川大地,内心思绪翻滚:我是家乡榆林的一棵小草,我的根其实是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做人的真诚厚道时刻感染着我!四大班子的同仁们为榆林转型发展、民生大事殚精竭虑、众志成城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五年来,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办好榆林的事,决不辜负上级组织和家乡父老的期望!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时时提醒着我:决不能荒废时日,无所作为!我诚惶诚恐,心怀敬畏,害怕消极不为、任事不力而耽误了这片热土;我投入满腔热情,朝夕惕厉,用心谋事、干事,害怕身心懒散而辜负了乡亲们的殷殷期盼;我诫勉自己,要干净做事,害怕逾越了底线、红线而被老百姓唾弃!回头再望,我为我的劳动和奉献无怨无悔!而今,因党的事业的需要,我再次惜别家乡!在这离别之际,这些年风里雨里,走过的山山水水,访问过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视察过的道路厂矿、校园医院,仿佛又回到眼前。探看群众生活,了解百姓疾苦,暗访工程项目建设;那些和干部谈心的空隙时间,那些和班子成员交换工作意见与研究工作的深夜……多少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感情的潮水在心头翻卷激荡!百姓为天 民生事大有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那还是我刚刚到市政府上班,秋季开学前的时候,市政府门口围了一大群特殊的上访群体,大人拖着小孩子,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呼吁:“我要上学,我要读书!”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都说榆林经济好,可连孩子们上学的诉求都保障不了,这是我们的职责啊!当时,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榆林城区每年有近5000个孩子因学位紧张而上学困难,最大班额已达到90名学生。“上学难”成为榆林百姓民生的首要问题。人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的落后会引发全面的落后,对榆林而言,办好教育是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真正后劲。紧接着在一次政府专题会议上,我们专项研究了城区教育问题,决定全力推进“百亿教育强市工程”,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三年解决“上学难”,让每个孩子有学上。记得在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议论纷纷,有人讲没地,有人喊没钱,也有人垂头丧气,认为实现不了。听完大家的话,我心情沉重。榆林财政收入全省第二,怎会没钱?榆林房地产市场当时很火爆,怎能没地?“我看,这不是没钱没地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了偏差,是因为我们的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大家第一次领教了我这个新来市长的“脾气不好”。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陆续落实了城区最好的38块地、约2200多亩用于学校建设。之后的几年里,我也记不清下了多少次建设工地、开了多少次调度协调会议,和同志们一道推进落实。三年下来,投资116.9亿元,在城区建设45所学校,其中新建38所、改扩建7所。目前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