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融资难调查|企业难、银行也难,政策该如何排忧解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但今年特别难。
国家层面已空前重视这一问题,并开始行动。一些政策已经推出,另一些政策正在推进,还有一些政策正在酝酿。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在9月底召开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也指出,要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作为民营企业的主体,广大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到底如何?已经推出的政策效果怎么样?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澎湃新闻记者近期就相关问题分别采访了中小企业主、商业银行以及专家学者。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但中小企业融资,每年都难。
企业有苦恼,银行有苦衷
“你知道贷一笔款要跑多少地方、准备多少材料、盖多少章、签多少字么?”
一名西北地区农业企业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道,“我们都是一家家去跑银行,看看哪个银行愿意给我们贷款,主动找我们的也只有农商行。像国有大行,我们的贷款对他们的业绩来说占比非常小,所以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找我们。”
一名来自上述地区的城商行信贷部负责人也告诉澎湃新闻,对他们来说,给中小企业贷款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们一般需要审核三个方面,企业法人的人品、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规模、销路等,以及贷款抵押物。这三方面的审核除了贷款抵押物是一目了然的,其他都需要信贷员去了解、打听、核实,中小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产品种类繁多,要对每一家客户一一了解是很花时间的事。往往结果就是,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