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脚板量出发展的短板
说,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对于地方党委政府来讲,更是要直通老百姓的“小院子”。今年初,扬州市全面开展“聚焦富民·走千村访万户”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动员全市各级干部走出办公室。1月11日、3月21日,我分别来到邗江区公道镇三界村、宝应县黄塍镇鱼桥村、高邮市卸甲镇周邶墩村,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零距离探寻富民之路。
富民路子一定要站在田埂上想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如何实现?带着这些“问号”,我开始了走访之行。
公道镇三界村地处邗江、仪征和高邮交界处,由于村集体资产、资源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能力相对薄弱。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不等不靠、创新思路,在镇工业集中区购买了标准化厂房2200平方米,每年获得租金收益22.3万元;去年,对原马路小学旧校舍进行改造,建成2024平方米标准厂房并对外租赁,每年净增收益10万元;今年,又正在胡庄组新建15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可以再增加收入8万元。2016年,三界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5.8万元。
三界村发展的喜人变化和鲜活经验让我认识到,富民的路子,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来的,看数据图表是看不出来的。在与三界村党支部书记潘正高、鱼桥村党总支书记周朝志、周邶墩村党总支书记陈安兵等基层干部交谈过程中,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所思所想所做,对我启发很大。只有站在“田埂”上才能想出契合实际的富民之路。发展农村经济、致富百姓,基层干部要领头,基层组织很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标准厂房建设以及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找准了方向,抓对了关键,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走访中发现,一大批农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卸甲镇的薛巧云放弃在大城市的生活,回乡创业,创办了巧妹子科技养殖园,目前建有现代化猪场120亩,有机稻、有机水果蔬菜基地1000亩,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实现销售5000多万元,常年有近100名农民在园里务工。这些农村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实现富民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勤劳创业,尤其是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作用,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这次在走访中通过与巧妹子科技养殖园薛巧云的交流,让我更加认识到,现代化养猪不仅是扬州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带动粮食生产的转化、农民的增收致富。这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