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委副书记邓群策:用权三问
公文搜 2021-11-08 21:38:09 优秀公文
衡阳市委副书记邓群策:用权三问 稿子 功能介绍 稿秘们需谨记习大大的教诲: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2016-04-29 收录于话题 在“
衡阳市委副书记邓群策:用权三问 稿子 微信号 xiegaozi功能介绍 稿秘们需谨记习大大的教诲: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2016-04-29 收录于话题 在“三严三实”要求中明确提出“严以用权”,直指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抓住了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根本,也直击一些地方政治生态的要害。领导干部做到“严以用权”,关键是解决好三个问题。 弄清楚“权从何来” 这是关于权力最基本的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清醒认清权力的来源,才能对权力保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筑牢“严以用权”的思想基础。权力来自人民赋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的领导干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权力,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权力来自组织信任。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根据人民的意愿,通过委任或选举的方式把权力授予各级党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级领导干部行使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授予。没有人民信任,组织不提供机会和平台,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有用武之地。领导干部应时刻心存感激,始终从党的需要、党的宗旨、党的形象出发考虑问题,用好权力,不搞有权就任性,也不搞严管就无为。权力来自法定职责。一切公权力源自法律,这是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履行法定之责,都不能行使法外之权,都应当树立法治思维,高悬法律明镜,谨守权力边界,坚决杜绝权力滥用、越规逾矩。 搞明白“权为谁用” 这是一个事关领导干部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从源头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做到“三为三不为”:为公不为私。用权为公还是为私,历来是区别当“公仆”还是做“老爷”的分水岭,鉴别清官与贪官的试金石,更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正确用权、是否党性坚强的根本标尺。一再告诫我们:“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做到这一条,就要不存私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近年来落马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无不是栽倒在异化权力、滥用权力、以公谋私、以私废公上。这些反面典型警示我们,公权姓公不姓私,决不能让权力蜕变成谋利的私器。为民不为己。古往今来,凡是名垂青史的清官能吏,都有着勤廉为民的优秀品质。三国名相诸葛亮为振兴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一位县令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前贤以自身的为民、勤政,为当时的百姓奉献了真诚和心血,留下了一段段历史佳话。封建王朝的官吏尚且有如此胸襟情怀,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来说,理应有着更为崇高的追求。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绝不做背离人民意愿的决策,绝不干辜负人民信任的事情,绝不搞侵害人民利益的勾当。为党不为派。我们党是受人民委托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党的干部不是任何人的家臣,也不是哪一派的门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是最严重的权力滥用,是危害最深的权力变质,是政治生态的严重污染,任何时候都要站稳党性立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对党忠诚,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绝不搞“关系学”、潜规则那一套。 把握好“怎么用权” 这是对领导干部最经常、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践行“四有”要求,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既有戒惧,又敢担当。有戒惧,就是畏权如用火,慎权如履冰,始终坚守思想道德高线、廉洁从政底线、党纪国法红线,自觉在纪律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做到有权不任性,用权不妄为。敢担当,就是要履职尽责,竭心尽力,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