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工作法5篇(含背景、亮点、简介、成效、党建工作经验)
x村党支部:“三+七”党支部工作法(1)
一、背景起因
x镇x村共有x户,x人,党员x名。近三年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x最美乡村,x市五星级民俗村,x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x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坚持转变观念,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有利契机,以“三+七”党建工程为有效抓手,积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树立“三有意识”,提升党员服务水平
村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理论学习武装党员头脑,将学习成果融入实际工作,对党员提出“三有意识”,即要有“党员”意识,要求全村党员时刻牢记“我是党员”,关键时刻要顶得上去;要有“本事”意识,不断学习为村民办事的本领,车坏了会修、电线断了会接、村民闹纠纷了能化解;要有“干事”意识,党员干部不做思想的矮子,要做行动的巨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有意识”的推动,打造出了一支模范党员队伍。在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时期,党支部大力推动新民居改造,深化党群“1+1”工作模式,一名党员服务七户群众,包片包户,及时向群众宣传政策,同时收集意见建议,随时调整改进。成立了由x名老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矛盾调处队,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确保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旗帜,形成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筑牢“七个一”工程,巩固党建引领实效
村党支部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做好“七个一”党建工程。即:唱好一首歌曲、讲好一个故事、解决一个问题、提供一条建议、汇报一次思想、开展一次讨论、承诺办好一件事。
唱好一首歌曲:党员大会前齐唱“红歌”,全体村民唱好村歌《和谐x》,在歌声中凝心聚力。
讲好一个故事:建造并利用村史馆,生动讲述x村村史的发展轨迹,展现x人艰苦朴素、踏实能干、勇于创新的时代文明精神。
解决一个问题:鼓励党员协助村“两委”解决全村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自己联系户的困难问题,解决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问题。
提供一条建议:党员定期对村党支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帮助村“两委”科学民主决策。
汇报一次思想:利用每月25日的集中学习日,班子成员定期向党支部书记汇报一次思想,其他党员在党员会上交流思想,通过思想交流凝聚共识,汇聚工作合力。
开展一次讨论: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党员大会,全体党员参与村级发展事项讨论,总结上半年工作,明确努力方向,年底讨论一次,制定下一年发展思路。
承诺办好一件事:设立党员承诺墙,结合20xx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x名党员逐一承诺,立足实际,列出实事清单,认真承诺践诺。
三、成效启示
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三+七”党建工程的实施,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党员自觉践诺、干部自觉履职、村民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
队伍素质切实提高。通过“三+七”党建工程,支部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工作全面夯实。通过每月25日的学习活动,村党支部组织宣传、沟通协调、整合资源等工作能力和支部威信大幅度提高,党建工作全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x村党支部:“弹好三弦”党支部工作法(2)
xx镇x村党支部班子共x人,党员x名。2019年被列为“市级软弱涣散党组织”。为深入推动转化,区委组织部精心选派第一书记,榆垡镇党委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选优配强工作队伍,x村党支部探索建立了“弹好三弦”工作法,逐步实现转化。
一、主要做法
(一)弹好支部建设弦,夯实党建基础
将抓班子、带队伍、提升支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夯实村级发展基础。
一是严明纪律。制定村“两委”班子坐班值班制度,“两委”干部每天在党支部进行刷脸签到,保证每月至少在岗x天。规范严肃组织生活,建立完善档案“四个统一”规范标准,开展“七个一”系列党员活动,建立严格考勤请假制度,不定期抽查检查学习笔记。
二是狠抓作风。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履职显担当 开门办实事”主题活动,召开组织生活会,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做到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清正廉洁为民。
三是厚植本领。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主动对标,进位争先,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化解基层矛盾,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锻造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班子队伍。
(二)弹好服务群众弦,营造和谐氛围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人民“服好务”,是每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初心。
一是向前一步访民情。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入户摸排,全面深入开展“四二二一”家访工作,明确矛盾问题,纳入限期整改,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