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系列134(8篇)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
公文搜 2021-08-23 18:31:42 发言汇编
发言系列134(8篇)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目录1.前言:学习领袖精神风范 践行党的初心使命12.原厦门市博物馆馆长龚洁:30万元扭转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
发言系列134(8篇)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目录1.前言:学习领袖精神风范 践行党的初心使命12.原厦门市博物馆馆长龚洁:30万元扭转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23.高级经济师庄维明: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好34.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一级调研员钟前线:为厦门擘画永续发展蓝图45.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艳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厦门原点66.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立志做大事的精神触动我灵魂77.市委党校副教授付小红:争做不忘初心的布道者88.市委讲师团讲师秦学:推动理论工作更活更深更实10学习领袖精神风范 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厦门日报,2019年7月26日)昨日上午,省委宣传部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座谈会。会上,7位访谈对象、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台商台胞代表以及读 者代表,围绕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和研究专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做了发言。与会同志表示,这组采访实录,生动再现了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大局大势的科学把握和远见卓识,值得我们深刻学习和细细品读。本期“理论在线”版摘编与会同志的发言以飨读者。30万元扭转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原厦门市博物馆馆长龚洁隔海望去,鼓浪屿上红色大穹顶的八卦楼格外显眼。198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此建设博物馆,调我去负责修缮这座鼓浪屿“地标”建筑。30多年过去了,我对这一段往事仍念念不忘。兴建于1907年的八卦楼,20世纪60年代后被用作电容器厂厂房。彼时的八卦楼,让我感到“惊心动魄”:楼里被3家单位切割成“盘丝洞”,地下室住着10多户人家,楼板随脚步而颤抖。搬迁工作历经3年完成,而后启动翻修工程。为筹集经费,我伤透脑筋,经过努力,工程款、建材款、进度款等终于按常规拨付,但依然捉襟见肘。1986 年的一天,得知在鼓浪屿三丘田荷花厅作报告,我赶紧赶到现场。待走出大厅,我走上前说,“副市长同志,请您参观一下八卦楼。” “好啊!”答应得很干脆。我们是从龙山洞边爬陡坡进入八卦楼的。当时八卦楼内到处是脚手架,满地泥沙。在院落转了一圈,我说,“还有楼上”。 说,“我不看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他边走边问,“还缺多少?” 我回答说“30万元。”不假思索地说“行,写个报告来,明天派人来办。”30多年来,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就是这么干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他拨出的这30万元,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修缮后的八卦楼,如今成为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因完整保持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在后来的申遗过程中,受到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可见当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重视以及对厦门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好高级经济师庄维明作为当年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室的一名研究人员,一个拿着笔参加厦门经济特区创办与建设全过程的亲历者,我在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后感受深刻,收获良多。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在厦门工作期间擘画的蓝图,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好,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厦门的使命。厦门经济特区创办初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遇到诸多困难,例如资金、配套工程项目、总体规划、人才等方面。面对困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不等不靠,因陋就简,动手干起来,包括成立地方投资贸易公司,创办职业大学培养涉外专业人才,制订出一大批厦门经济特区条规等。此外,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特别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研究室和厦门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从事世界出口加工工贸、自由港优惠外商投资政策的比较研究和实地调查工作。这在最早创办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并不多见。在厦工作期间,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开拓者。他领导制订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