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启示
公文搜 2021-07-14 17:29:35 调研报告
关于扶贫的调研报告认真学习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作的重要批示,深受触动、倍感
关于扶贫的调研报告认真学习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作的重要批示,深受触动、倍感振奋,再次感受到了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现实力量。特别是课题组充分汲取和发扬了毛主席当年寻乌调查的深入唯实精神和科学求真方法,注重察实情、谋实招,才形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这对我们当前深入扎实有效开展好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推动嘉定新时代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调研要摸清“缺口”,必须把身板“一竿子插到底” 课题组注重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南桥镇、澄江镇、晨光镇等多个农村开展实地调研,入户访谈19家,开展乡村各级代表座谈16场,并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正是依靠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才掌握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报告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支撑。 这启示我们,要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光待在办公室里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才能趟出路子、找到方子。不想干事总会有100种借口,想干事就会找到101种办法,金钥匙就在调查研究。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听到群众最想说的声音,看到群众最真实的状况,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一竿子插到底”,要做到“五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心到。人来心不来,来了也白来;身到心不到,到了也白到。“心到”,就是要将心比心,去换位思考和体验群众的“酸甜苦辣”。比如,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换位体验察实情。管医疗的,就到医院去体验服务流程;管交通的,要经常去乘公交、坐地铁。再比如,服务好不好,让百姓说了算,不能拿自己的感受来代替群众的感受,要把工作成效交给群众来评判。特别是去年开展的拆违、治水、环保督查整改等,不能仅仅看监测指标达标,更要看群众感受度。 “一竿子插到底”,有时需要搞点“突然袭击”,要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我和区委办公室主任两人不打招呼、没发通知,从公交枢纽站乘专线到嘉北郊野公园去,一路上就发现了很多细节问题。比如站点那么多人待的地方,却夏天不能遮阳、冬天不能避风、下雨不能遮雨。只有知道百姓的苦恼在哪里、需求在哪里、痛点在哪里,才能够搭准脉搏、供需适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调研要寻准“入口”,必须把情况“一篓子带上来” 我读《寻乌扶贫调研报告》,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通篇蕴含唯实求真精神。特别是对寻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村风民风、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课题组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一篓子”摸底,真实生动呈现了当下寻乌的现状,为把准问题本质、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们开展大调研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这启示我们,不能为了调研而调研,必须带着问题去调研,只有全面听、全面摸,不回避、不遮掩,才能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努力把实情摸上来。要在主动对标、抬升标杆中寻准“入口”。标杆低,看到的更多是成绩;标杆高,看到的更多是差距。必须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通过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来调研,既要看到自身优势和特长,更要正视差距和短板。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都要往最好的看、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拉长板、补短板、争样板,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调研要找到“出口”必须把问题“一揽子解决好” 寻乌扶贫攻坚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来探索特色脱贫之路,又注重文化扶志扶智,力求全面脱贫。特别是在寻乌已经接近脱贫的情况下,报告又提出要着手研究谋划脱贫后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并就脱贫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以及增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载体手段效能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可以说抓住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切中了要害。 这启示我们,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能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有多厚、文字有多漂亮,关键要针对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努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化解矛盾上做文章。解决问题的出口还是调查研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