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重庆市考察学习的报告
关于赴重庆市考察学习的报告
中共金川区委组织部
(201x年11月)
201x年9月26日上午,金川区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于10月26日结束,历时1个月,各部门、单位的47名年轻干部参加了培训学习。在1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开展了军训及党的政策理论、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国防和国家安全、公文写作等19个专题的辅导讲座,并组织学员到重庆进行了为期5天的赴外考察培训。考察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和案例考察两种方式进行。201x年10月22日上午,学员们参加了由重庆甘肃商会会长、永尚机构董事长石永泉主讲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全域旅游生态建设专题讲座,10月22日下午至25日下午,学员们前往两江国际影视城、高科·山顶总部基地与两江服务贸易产业园、两江互联网产业园—猪八戒网、重庆悦来新城、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中铁任之健康城、璧山区等地进行了案例考察学习。通过学习重庆的成功经验,感受存在的发展差距。
一、重庆市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考察学习中了解到,两江新区自成立以来,在软硬投资环境的营造上都十分重视。在硬环境方面,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集团来新区投资,新区加大了对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有效的建设方案,区内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和增加,201x年一来,新区共投入390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在软环境方面,两江新区发布了4个“黄金10条”招商引资政策(因出台的《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办法》《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办法》《重庆两江新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办法》《重庆两江新区加快金融业发展办法》等4个文件中各包含了10条力度大、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因此称作4个“黄金10条”),涉及先进制造业、金融业、总部经济以及科技创新等4大行业,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之外,两江新区还加大了“放管服”改革力度,努力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PPP”项目工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的具体体现,项目参与各方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伙伴合作关系。重庆市曾岩村嘉陵江大桥全长5.51公里,工期3年,在大约32.78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中,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的40%,其余60%由社会资本负责融资。由于选择了“PPP”合作模式,政府缓解了财政压力,企业也可从中获利,而且,该项目还提供了很好就业机会,增加了地区的税收,可谓多方受益。
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考察了高科、山顶总部基地与两江服务贸易产业园,重庆悦来新城,璧山区城市规划。其中,璧山区城市规划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重庆市璧山区在2009年规划建设之初,就坚持生态和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依托原有的生态资源,对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治理和改造,体现了超前的城市健康发展理念。同时,本着“城市建设美一点、资源利用实一点,功能规划细一点、宣传角度活一点,为民服务多一点、接纳包容广一点”的理念,在合理规划与特色主题《小而美》、《这样的我》等的宣传下,打造了一座“小而美”的璧山小城,使人流连忘返,深受启发。重庆两江新区悦来会展公园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在规划建设时利用透水铺装,借助下凹绿地、人工湿地、地下蓄水池等设施,提高雨水径流控制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就地处理的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健全城市的蓄水细胞。
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学习和旅游区的现场学习考察,我们了解到,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型产品已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生了重大改变。概括的讲,就是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转变为现代化的商、养、学、闲、情、奇、厕七大要素。出游方式、旅游体系构建、产业链的打造、农业与旅游和地产的循环以及全域旅游等内容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重庆正是抓住了旅游变革的发展机遇,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打造商业互动、休闲养生、学习猎奇等旅游开发项目。例如中铁任之健康城积极适应旅游改革发展形势,打造全新未来养老新理念,以全面优质服务、品质生活体验为卖点,将旅游的内涵提升到健康疗养层次,由观光、休闲形式发展到度假旅游体系,区域价值由以主题乐园、农事体验、运动休闲为主的初现阶段发展到以民宿、度假酒店、康养酒店、宜居别院等为主的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