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富: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担忧什么?边界在哪?——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上的发言
公文搜 2021-07-12 11:32:43 财政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担忧什么?边界在哪?——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上的发言陈道富一、财政赤字融资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一般理解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指的是央行通过发行基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担忧什么?边界在哪?——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上的发言陈道富一、财政赤字融资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一般理解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指的是央行通过发行基础货币直接弥补财政预算内赤字。这被绝大多数国家法律明确禁止。但广义财政赤字货币化,是金融机构资产扩张以政府行为(负债)为基础。狭义化指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支持政府行为(融资),广义则包括金融机构发行存款货币(金融负债)支持政府行为。政府的赤字,既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我国财政包含四本帐,也是国有金融机构和国企的股东,金融体系既有商业性机构,也有政策性机构,还存在大量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因此,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现实含义是相当丰富,表现为一个连续的谱系。包括央行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支持中央政府融资、二级市场支持国债市场,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资产扩张方式支持地方债务融资,还包括各类政策性金融业务,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PSL和再贷款再贴现、定向工具),以及在金融救助和稳定金融体系中的央行支持等。近些年我国创新了很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使得传统的总量调节为主的货币政策具有了结构调节功能,这已经将财政的再分配功能隐含其中,货币与财政已不再泾渭分明。为了应对疫情,我国还推出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是财政政策(财政贴息)的金融化实施,具有将财政货币配合工具化的倾向。观察不同时期的广义财政赤字货币化组合,只是谱系的中心有所变动,现实操作中是程度或者度的把握。货币和财政政策及其配合,是在现实压力下,不断拓展原有功能,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环境中具有自我驱动力。需注意的是,创新和权宜之计会导致功能的逐步异化。财政赤字货币化,在相当多时候表现为具体的中间地带的政策选择,推动谱系中心的推移,会产生一定的自我适应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破坏原有结构引发质变。二、财政赤字货币化,真正担忧的是什么?边界在哪?财政与货币的配合,仍是工具,且是通过两个部委实现的工具。工具需要实现功能,因功能而获得存在的合理性,根本上要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加大广义上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实际上是央行的资产扩张,增加了以政府部门行为为支撑的部分。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以何种结构(国内、国外和政府部门)为基础,是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政府行为的资金支持,不同时期主要受观念、社会经济特征和体制机制制约,来源于:过去行为的积累(财政盈余)、对未来的预期(市场化融资)、基于权威的信任(信仰)(货币化)。大家担忧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担忧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约束、货币发行约束的有效性和政府部门内部管理的要求等。一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有经济边界的。货币本质上是债务,是融资,合理性不在负债方而在于资产方,即行为的合理性。历史上很难事前区分泡沫,庞氏与大繁荣。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为政府行为的非市场化融资,缺乏对政府行为合理性的市场化约束。历史上,国家丧失能力后不得已而为之,最终引发恶性通胀。政府的行为需获得社会认可,当正常的税费筹集资源无法满足预定目标要求,转而市场化融资和货币化融资。财政赤字通过货币发行(无中生有的信用创造)融资和市场化筹资(现有信用的争夺,带有一定市场化竞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货币隐性的结构性调整手段(未经货币持有者同意,大规模隐蔽地实现财富的转移),实现资源从私人部门向政府转移,需特别考虑政府行为的合理约束。当然,货币工具的使用边界,来源于民众的普遍信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考虑经济资源运用的极限,以及资源运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结构。二是调控是种外在干预,实现合意结果。财政和货币已被作为宏观调控工具,还需要考虑调控的有效性,两类工具应各有所专,无所不用其极而不是相互替代。财政自动稳定和货币币值稳定是内在机制和职责。一旦过多引入非系统内在目的,会增加信任成本,难以形成共识。三是管理上的制衡。外部化带来的制衡与透明,不希望出现类似“坐支”的行为。界限在于两个部门是否独立判断和行动,而非“从属”和“工具”。三、特殊环境下能否更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