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杨洪于:在历史廉洁乡村里感悟廉洁文化

公文搜 2021-07-11 17:58:49 不忘初心
在历史廉洁乡村里感悟廉洁文化在《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文中指出:“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
在历史廉洁乡村里感悟廉洁文化在《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文中指出:“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近期,研究所在乡村的古代廉吏文化,以史为镜,对所讲的“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廉政教育、廉洁文化建设延伸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显得格外重要。笔者所在的山东省莒县碁山镇前杨南岭村,在明朝时期,仅杨氏一门就出了11名进士,众多举人,在这个士子辈出的古代家庭文化中,却辈辈清廉,始终以“尚贫立德”作为从政的家风,至今村民还流传着“进士爷请穷神”的故事。其中,此村杨光溥为成化元年(1465年)进士,史书记载:“其冷若冰壶,俨若泰山……以直声震台中。”其曾孙杨东野(进士及第、曾为河南道监察御史)被史书称“以公生明,以廉生威,以忤权贵”。近日,笔者喜得杨光溥当时所作的《梅花百咏》《杜诗集吟》《剪灯繅谈》《沂川文集》四本书籍,深刻体会到“廉如梅花不畏寒”“官到能贫乃是清”的廉洁文化,对当官就要守得住清贫,特别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守清贫就是守初心,做信念坚定的追梦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经常自问初心,牢记使命,从而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在接受《中华儿女》杂志采访时就曾自问“初心”:“在第一步跨入政界之前,首先要在思想上弄清楚两个问题,这就是你要走的是什么路?你所追求、需求的是什么?”对此,他有清醒认识:一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二是在从政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三是要有不怕艰难险阻,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向学习,经常自问初心,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为党、为国、为人民奉献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永不动摇的信仰。守清贫就是守政德,做为民服务的处世者。“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领导干部为什么要立政德、立什么样的政德、怎样立政德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政德是从政的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其中,明大德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党员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在新时代立新功。守清贫就是守信仰,做勤奋务实的干事者。毛主席说:“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40年改革开放中党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员干部只有勤奋敬业,求实务实,努力奋斗,追求卓越,创造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成就。从党员干部的角度,勤奋务实的干部总是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党的事业和人民的福祉为重的观念,把工作当作党的重托、人民的信任,时刻保持勤奋争先的激情、勤于奉献的热情、勤于创业的豪情,把落实牢牢抓在“手”中,身先士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