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2023年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02-27 01:14:02 政府报告
2023年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

 

2023年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对标“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目标任务,拉高标杆、勇挑大梁,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区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力以赴稳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落实各类减税退税降费政策超过60亿元,市场主体增长3.4%、总量达到21.7万户,均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可比增长6.8%,总量全市第三、增幅全市第二。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和7%。投资竞争力入围全国百强区第37位,列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监测评价排名第六。粮食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区域粮食储备安全,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大数据、智能制造、空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力诺阳光等10个项目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12个新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济钢集团重回全国500强,齐鲁制药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中升至第五。预计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9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到49%、85%,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突出数字赋能、科创驱动、消费导向,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开放、畅通循环。历城金融大厦等3个楼宇被认定为市特色产业楼宇。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2%,四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3%。科创能力大幅提升。前沿科学研究引领发展,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成为国际大科学工程重要数据中心,济南超算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机登顶国际超算大会榜单,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1%、占GDP比重达到3.1%,助力济南荣膺全球科研城市百强。科技创新队伍日益壮大,778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增长4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4家、总量达到555家,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小巨人企业3家、瞪羚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95家,中物九鼎成功备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0人入选“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75亿元,在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主导产业不断成长壮大。数字经济突破成势。以传感器产业为引领,全力打造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加快塑造“两心四区五园”空间布局。中国算力峰会永久落户。智能传感器(济南)创新中心获批住建部首批“新城建”示范基地。成功举办济南(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精准推介活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暨忽米华北总部、和普威视等60余家优质企业签约落地,齐鲁智芯轻量化生产制造中心、集成电路综合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园加速产业集聚。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验收。企业上云数量超过8000家,4个项目入选全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规模增长30%以上,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正在历城加速崛起。生物医药集聚升级。围绕“医药、医疗、医养”三条主线,加快构建“一院多区”产业布局。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组建济南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搭建公共技术和信息数据平台,以自贸区生物医药科技园为研发生产区,以唐冶北国际医疗健康城为医疗康养区,以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园为生产制造区,全面构建涵盖研发、制造、流通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成功签约国药山东总部等56个重点项目,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贸易物流提质增效。全力打造“一核一港两翼多联”的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济南陆港大厦智能化物流产业园开通运营,济南国际贸易中心启动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到发7200标箱,增长448%。菜鸟、大龙、创之明等电商企业高速成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0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6家,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6亿元。新兴服务业持续壮大。聚焦“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实施服务业企业倍增计划,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5家,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26亿元、增长6.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提升到46%。积极推动科创金融发展,参与设立14只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20亿元。创新开展限售股减持,成立全省首个保险产业创新联盟。历城控股成功并购入主A股首家监理行业上市公司。济南农商行总部迁址入驻,引入农发行历城支行、方正证券等57家金融机构,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信息软件、科学技术研究等现代服务业高速增长,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强劲动力。

一年来,我们狠抓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特、招头引链,建立招商合伙人、揭榜挂帅、项目筛选机制,举办8场主导产业专题推介会,引进过亿元项目142个。中交建、中能建、中电建集团和省铁投、省土发、省环科院等优质项目成功落户。中交智慧产业园、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围绕“项目招引、工程审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四个关键,建立重点调度、全程跟踪、专班服务工作体系,18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年度投资超过千亿元,其中6个省级、32个市级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被省委确定为主会场,承办全省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要素保障不断强化。系统集成、协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100项高频事项“极简”审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9%以上。实现“一业一证”“一链办理”和企业开办“半日办结”,在全市率先开展项目先期联合验收。“用地清单制”助力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千方百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租赁住房等8个项目获得17.3亿元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为300余个项目争取财政资金15.4亿元。

一年来,我们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活力动力不断增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多措并举加快消费恢复,引进品牌首店超过20家。洪楼商圈被认定为首批市级智慧商圈,华山环宇城盛大开业,融创文旅城挂牌3A景区并获评全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79百工集引领新型文创消费,百年宏济堂和力诺阳光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进博会签约总额保持全市第一。“乐享消费·活力历城”系列活动促进“烟火气”回归,带动家电、百货消费,拉动汽车消费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亿元、增长3%,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11%。开放成效更加显著。临港开发区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集聚20万平方米特色产业“区中园”,引进邦德激光、贝海生物等一批优质企业,上榜全省“双招双引”特色园区。自贸区历城区块承办省级权力事项160余项,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济南国际陆港建成“铁海E通”信息化系统,打造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外贸业务“闭环式”全流程服务。发展“班列+电商”新业态,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5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0%以上。强化与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引进外资3亿美元。服务企业精准高效。建立经济网格员制度,常态化开展帮扶行动,通过“泉惠企”平台精准推送惠企政策,依托“信易贷”平台帮助企业融资超过百亿元。全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企申高、股上市”,全区新增“四上”企业252家、上市后备企业3家,10家企业入围全市民营经济100强。

一年来,我们聚力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基础配套优化完善。黄东联络线通车运营,济莱高铁顺利开通,历城站投入使用。区域内6条轨道交通线和至济阳有轨电车加快建设。济高高速顺利通车,飞跃大道历城段全线贯通,新建临港北路、兴港南路等21条道路,新开通9条公交线路,交通网络更加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371个停车位向市民错时免费开放,虞山大道北等4个公共停车场启动建设。新建1270个5G基站,启动莲花山片区电缆隧道建设,新建坝王、董家输变电工程,迁改67.8公里输配电线路,完成5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解决6000户新建小区居民供暖难题,推进郭董、彩石等片区供水管网覆盖延伸。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港九片区东环线、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云台山田园综合体投入运营。新建58公里“四好农村路”,完成7个村生活污水和4处黑臭水体治理,改造清洁取暖855户,农村改厕2500户、智能化管护率达到100%。新打造13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和2个省级美丽乡村,青龙峪等3个村上榜省级景区化村庄,彩石东泉等5家民宿被评为“泉城人家”星级民宿,芦南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建设黄河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水美乡村”,千亩智慧稻田开镰丰收。举办首届中国草莓种业大会,“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35个,“莓丽谷”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唐王街道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14个衔接项目,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接轨乡村振兴。圆满完成与甘肃省东乡县东西部协作年度工作任务。城市形象更加靓丽。老城更新破题起势,高标准编制洪楼广场、东风、全福立交东、宋刘等四大片区城市更新方案,唐冶北等3个城市设计入选山东省典型案例。山大南院危房地块等13个房屋征收项目启动实施,东风创智天地项目取得实施方案批复和专项贷款支持。新区建设强力推进,唐冶、新东站、华山等片区服务配套持续完善,国际贸易、医疗康养、文化创意、科创金融等特色产业融合集聚。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创新制定6类14项标准规范。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增设4座城管驿站,打造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新模式,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推广。开展城市品质十大提升行动,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全福立交美化亮化工程,新建、提升20处公厕,改造提升花园路等11条城市道路,全区主要道路全部达到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标准。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新建54处垃圾分类房,增配28辆厨余垃圾收运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