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津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极其难忘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转型发展的多元挑战、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笃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用好绿色生态屏障、海河教育园区、国家会展中心“三张好牌”,全力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防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科学防控效果显著。作为全国首个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主战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最果断、最有力的防控措施,两周实现社会面“清零”,16天实现全面“清零”,24天实现全域解封。启动扁平高效的疫情防控机制,完善“区、镇街、村居、网格、楼门”五级组织体系,3.5万名市、区下派干部夜以继日坚守抗疫前线,在最短时间打赢津南区疫情防控关键之役。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快速有效处置“0704”“1014”“1110”等突发疫情。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聚焦“医、食、神、网”,全力做好“四保”工作。筹集各类防疫物资1000万件,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3200余万元。健全完善生活供给保障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覆盖农贸批发市场、菜市场和重点超市、保供企业的联系制度,12家重点企业列入“白名单”,设置投放点和临时售卖点600余个,配送生活物资1.7万余吨。成立医疗救治工作专班,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建立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台账,及时解决就医问题1200余人次,代取药1万余人次。高度关注群众涉疫诉求,建立民生问题直办机制,公布20部应急热线24小时全程解决群众诉求,组建147个工作组创新开展“敲门行动”,全年办理涉疫工单10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5%。
策略调整精准有效。全面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审慎严实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开设发热门诊5家、发热诊室26个,扩展重症床位达到142张,全力保障重症救治和正常医疗秩序。有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重点人群健康档案10.4万份,112个家庭医生团队参与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强化就医用药保障,入户发放“健康防疫包”1.1万份,积极与京东健康、微医开展合作,提供线上问诊、同城购药、健康科普等服务。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达到218万余剂次。
各位代表,“0108”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8次亲临封控小区、定点医院等高风险点位指导视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津南坐镇指挥,为我们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注入了强大政治动力。全国、全市各有关方面鼎力相助、火线驰援、共抗疫情,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和志愿者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冲锋在前,全区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涌现出了一批大爱无疆的凡人善举,谱写了一曲和衷共济的时代赞歌,构筑了一座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成为推动津南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大正能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支持帮助津南共克时艰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参与抗疫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二)奋力打好经济发展攻坚战
稳经济大盘扎实有力。制定实施6方面134项具体措施和任务清单,狠抓经济运行、财税建设、重大项目“三个条线”调度。稳企政策落实到位,办理小微企业和其他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5.7亿元,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6700余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700余万元。保通保畅成效明显,审核发放绿色通行证2200余张,助力36家企业列入天津市运输通行白名单,开展12个高速卡口、服务区免费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开展“暖春津南行”等系列活动10场,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115亿元,普惠性金融贷款余额达到75.6亿元,同比增长36.9%。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势头。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健全承接非首都功能项目联动机制,紧紧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用好天津市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服务保障指引,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承接工作,走访对接北京方向企业80余次,全年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23个,北京方向新设机构57家,投资额101亿元,中国黄金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子公司落户津南,荣程集团、华海清科被认定为天津市京冀方向重点企业。
项目引育提质增效。探索建立三级招商体系和团队,整合完善并制定出台集成电路等产业扶持政策,全年签约落地中酶华诺、锐洁机器人等优质项目3000余个,预计实际利用外省市投资16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712万美元。华海清科成功登陆科创板,海尔高端品牌卡萨帝正式投产下线,聚集落户北洋研创、明德润和等优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海河集成电路设备等产业主题园区蓬勃发展。投资运行态势良好,新日电动车等231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葛沽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9亿元,中电晶华6—8英寸硅外延片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和重点储备项目开工转化率均达到100%。
会展经济加快发展。国家会展中心二期主体竣工,城市生态会客厅开工建设。建立“1+N+X”常态化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出台常态化防疫办展操作指南,会展“一站式”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全年举办展会14场,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来贺信。面对多点散发的严峻疫情形势,成功举办2022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观展人数12.6万人次,销售汽车9000余辆,成交金额22亿元,发放汽车保险补贴券355万元,撬动比达到1:123。综合配套区国展天地、国展大厦开业运营,万豪、喜来登等一批高端酒店投入使用。修订完善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评审通过各类扶持资金1155万元。签约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等一批国际性展会,落户亚华会展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30余家。
(三)聚力打好改革创新主动战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天开智慧小镇一期加快建设,海棠科创园暨天津大学科技园开园运营,阿里云创新中心等14家市级载体落户优质创新创业企业650家。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1家,“雏鹰”“瞪羚”企业362家。在全市率先推出“揭榜挂帅”制度,创新发布企业能力、应用场景等机会清单,成立海尔洗涤等产业创新中心10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90亿元以上,发放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996万元。华海清科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3家。办理“海河英才”落户1272人,推动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万人均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1件,同比增长33.6%。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1%,位居全市第二。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成政务帮办平台和“智慧化”制证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289件,完成承诺制审批789件,“网上办”实办率达到99.2%。持续开展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清理规范等专项行动,建立“一企一警”服务保障机制。获批中央、市级专项企业支持资金2500余万元,上市挂牌企业达到68家。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获得信用贷款30.7亿元,信用修复通过率100%。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企业服务日”等活动,走访三级领导包联企业5000余户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2300余个,市场主体达到9.3万户,同比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