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涪陵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涪陵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涪陵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直接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盯着目标拼,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三高地三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本届政府实现良好开局。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增长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进出口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6%、其中税收同口径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6%。
过去一年,困难挑战如泰山压顶,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大战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万众一心战疫情。面对三年以来最大规模疫情,我们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妥善处置多轮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1.2万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3万基层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向“疫”而行,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定点医院最大化扩区增床位、超负荷运转保救治,支持全国全市医疗救援25批次彰显担当、顾全大局,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众志成城战山火。面对山火多点突发、扑而复燃,我们沉着冷静、靠前指挥,第一时间集结力量、勘察火情、保障交通、疏散群众,昼夜不停砍隔离带、送水灭火、清理余火,一个个火点被扑灭,一处处险情被化解,打赢了一场无人员伤亡、无次生灾害的硬仗。大家死守火线、不胜不退,社会各界各尽所能、伸出援手,一幕幕舍生取义的场景、一道道汇集成炬的微光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共同用血肉之躯铸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长城”。
守望相助战高温。面对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强高温干旱天气,我们多措并举、有效应对,把影响降到了最低。全力保供水,建设应急水源项目31个,科学调配水资源,精准有序供水送水,解决27.6万群众饮水困难。全力保供电,发挥“两张网”优势,统筹内发外购,精心调度、科学组织,有效满足基本民生、公共服务、重点行业用电需求。全力保农业,补种秋粮作物3万亩,青菜头应急集中育苗5050亩。
(二)在攻坚克难中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召开工业发展大会,围绕“五项倍增”,系统谋划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五大行动和三个专项,推动工业经济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95亿元、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2%。支柱产业扩量提质,材料产业突破千亿大关,华晨鑫源首款增程新能源汽车斯威大虎EDi首发亮相,页岩气产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达532亿立方米。数字变革步伐加快,忽米、华为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华峰化工获评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太极制药厂入选全市灯塔工厂种子企业,新增智能工厂3个、数字化车间8个。园区发展更具特色,白涛、临港获批市级化工园区,新创市级特色产业建设基地4个。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万凯新材料成为涪陵第6家百亿级企业,获评全市工业“双百”企业31户、居全市区县第一,新升规工业企业40户,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3户、“小巨人”企业6户,创历年新高。
消费三产提质提速。出台促进消费“十五条措施”,批零销售额、住餐营业额分别增长3.3%、0.2%。春秋季房交会成功举办,成交面积34.1万平方米。港口货物吞吐量超3500万吨、增长11.8%,韵达西南快递物流基地建成投用。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1.7%。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亿元。
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强力推进“四个一批”,新签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7个、到位资金210亿元,博赛焦电一体化、赣锋锂电、达新半导体等一批百亿级和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吉利动力电池、万凯三期等项目开工,华峰尼龙66二期、重庆一德粮油、中化涪陵化工环保搬迁等项目竣工投产,创造从洽谈到投产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圆满收官,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200亿元。
(三)在创新驱动中加快动能转换
创新平台不断完善。“1+2+3”产业科创体系加快构建。高新区科创能级持续提升,页岩气智能钻探与量子传感工程研究中心、创业黑马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慧谷湖科创实验班投入运营。重庆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华峰重庆低碳研究院、卡涞科技先进复合材料科创中心落户慧谷湖科创小镇,高速互通建成、白鹭湾全新亮相。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涪陵分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涪陵产业技术中心成立。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新创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个。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加速壮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户、市级科技型企业302户,总量分别突破200户、1400户。有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提升至63%、7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产业创新成果斐然,尼龙66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页岩气钻探刷新两项全国纪录,通汇LNG攻克氦气提纯“卡脖子”难题,中科大业装配式钢混结构建筑及其成套技术纳入国家标准。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理工清科首批定制化MOF材料面市,川船重工首制西南地区最大吨位不锈钢化学品船出海,榨菜集团全系产品实现减盐30%,“冰墩墩”盲盒、呼吸机马达等“涪陵造”产品受到热捧。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财税金融支持有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6.3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发放3.6亿元。出台人才引育“十条措施”,新引育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384名、科技创新人才380名、创新团队37个。科创品牌取得突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获批市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县,互爱科技晋升国家级众创空间,渝东南农科院、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四)在统筹融合中实现城乡功能品质提升
城市发展扩容提质。召开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打造城市“新中心”,实验中学新校区顺利开学,希尔顿酒店、诚健酒店开门迎客,重大附属涪陵医院高新院区一期、太白大道北延伸段、轴线公园等基本完工。老城持续减载提质,“长涪汇”城市会客厅首开段惊艳亮相,聚云山、江东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初具成效,人民防空地面指挥中心、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一期完工投用,人民路、中山西路焕然一新,两江四岸“三桥一广场”夜景更加靓丽。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完成节点环境整治工程7个、“小而美”惠民提升项目10个,新改建公厕24座、垃圾分类收集设施1800座,整治违法建筑5万平方米。建成智慧公园3个、智慧社区2个,涪州记忆、移民印象特色巷建成开放。全国文明城区复评居全国第7、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国家森林城市一举创建成功。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三条底线”守住守牢,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4.2万亩、土地宜机化改造1200亩,新识别监测对象306户868人、累计消除风险552户1431人。“2+X”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涪陵榨菜纳入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万亩,新认证绿色食品21个、名牌农产品9个。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建成四好农村路130公里,安装安全护栏100公里,完成电网升级改造57个村和珍溪镇百汇片区供区转网,双江水库全面完工、殷家沟水库建成投用,完成环境整治25个村、改厕1086户、自建房安全整治11902户,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2个、市级绿色示范村6个、美丽宜居乡村12个、美丽庭院375个。白武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