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祁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09:58:26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祁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Ozn  2016年1月27日在祁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Ozn  县长 汪国际Ozn
(安徽省)2016年祁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Ozn   2016年1月27日在祁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Ozn   县长 汪国际Ozn   各位代表:Ozn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Ozn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Ozn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 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县 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提质增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 落实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 目标任务。Ozn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同比增长7.1%,财政收入6.4亿元、增长3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增长12% ,外贸进出口总额2887万美元、增长25.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0元、增 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0元、增长9%。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 进、转型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新常态下的新发展。Ozn   (一)突出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聚焦主导产业,优化质量结构,产业实力 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突出祁红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实现红茶产量 4720吨、加工产值8.1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4729元,连续三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 特色农林产业稳中增效,发展各类基地1.2万亩,新增专业大户69户,农村经济总收入增 长15.1%。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巩固电子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产值15.3亿 元,完成税收1648万元;电子产业园扩容提效,入驻企业达7户,实现产值2.7亿元;黄山 电器场效应管项目建成试产。全县57户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4.6%。 第三产业活力提升。强化文旅产业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牯牛降旅游公司在省股 权交易中心文旅板首批挂牌,倒湖十八湾跻身省级水利风景区,历溪景区晋升国家4A级 旅游景区,我县荣获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蝉联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全年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4%和11%。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 现代服务业,全县电商销售额达1.6亿元,农商行纳税突破3000万元,徽商银行挂牌运营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Ozn   (二)突出项目带动,发展支撑持续增强。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持续扩大有效投 入。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祁红文化中心、凫绿生态茶业观光园等项目相继建成,祁红综 合大市场、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实施亿元项目25个,完成投资17.8 亿元。济祁高速池州至祁门段项目列入国家PPP项目库,渚倒旅游公路首个县级PPP项目 完成前期工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S326线城东段改造提升工程及城区快速通道工程基 本完成,赤柯公路升级改造如期竣工,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0公里,全年完成交通投资2 .6亿元。金东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500万元。招商引资 取得突破。全年引进到位内资增长11.1%,新签亿元项目11个,黄山168、桃源古村落开 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对上争取到位资金8.1亿元,获批专项债券项目4个、资金 1.34亿元。Ozn   (三)突出统筹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一城五镇建设 ,城镇化率提高到49.7%。坚持规划引领。编制新老城区控制性详规,提升9个建制镇总 体规划,完成11个美好乡村、3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规划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统筹城区建设。加快老城区整治,完成道路黑色化工程,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加强 综合执法管理,城区面貌不断改善。推进新城区建设,客运中心、祁红茶城等重点项目 加快实施,全年完成投资7.1亿元。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实验学校实现秋季开学, 金融、商业等配套服务行业加快入驻,新城区综合功能不断增强。改善镇村面貌。完成 城镇建设投资8.5亿元,实施城镇建设改造项目102个,小路口、平里等重点镇风貌整治 成效明显,配套功能得到增强;金字牌镇跻身全省产业集群专业镇。投入美好乡村建设资 金1.5亿元,实施项目260个,11个中心村达到省级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