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古人亦有“抱朴守拙”之说,把它作为一种处世态度加以提倡。在做人做事方面,守拙胜过取巧,是一种长远的立身之道。守拙是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恒心。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守拙之人做事扎实,有恒心毅力,肯下苦功、细功、慢功、长功。这种做事精神能够生发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虽看似进步缓慢,但若立足长远,则是最稳妥的进取方法。(解放军报《守拙立得长远》)
【典故】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释义】意思是,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赏析】《菜根谭》有云:“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老子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朴”是没有加工的原木,“素”是没有染色的生丝。抱朴守拙,看似不进取,实则以退为进,是最稳健的进取之道。“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做出成绩,都得扎扎实实下功夫。做事不能总想走捷径,许多时候要用“笨办法”。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年轻干部观念新、思维活、信心足,但同时也“未经一番寒彻骨”,只有多在实践中磨练,养成勤勉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才能使自己茁壮成长。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用了一个月时间在寻乌县做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走访,掌握了当地真实情况,写出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常怀“守拙”之心,多干“求实”之事,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业绩。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类、党校开班类讲话,侧重强调作风养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不怕吃苦、打牢基础,不断提升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