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全面小康”
公文搜 2021-07-15 08:45:00 文化
“文化”赋能“全面小康”来源:求是网 2020-09-23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为特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
“文化”赋能“全面小康”来源:求是网 2020-09-23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为特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核心要义是“全面”,难点也在“全面”。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不仅仅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标,它还应该包含思想引领、文化建设、舆论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软性指标在内,这主要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向“共同富裕”的,更是指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表明,从当初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对于“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是逐步深化的,而贯穿始终的则是对于“文化”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动能作用的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致力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浩荡实践,既创造和铸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也使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标志的时代精神发展到新的时代高度。这些都为我们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进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了强大动能。思想引领优势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确立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并列;围绕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道德、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重要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精辟阐述,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可以说,正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近年来,党和政府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主旨,着力解决文化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愈加坚定。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民族。在千百年自强不息的奋进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主题的革命文化,以及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号召全党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推动这一党的创新理论“走入寻常百姓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再到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扬的时代主旋律。尤其是通过这次疫情的生死考验,铸就了光照日月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从中折射出的是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在“三大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实践中经受磨炼,坚定了方向,陶冶了情操,擦亮了眼睛,激发了斗志,更向人们展示了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可堪大用的良好精神面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受教育状况以及国民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