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公文搜 2021-07-12 11:19:18 旅游
10月15日至18日,市委办、市政府办组织考察组赴浙江宁海县、江山市以及安徽黟县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发展相关经验,先后实地考察了宁海县前童镇、江山市XX镇清漾村、大陈乡大陈
10月15日至18日,市委办、市政府办组织考察组赴浙江宁海县、江山市以及安徽黟
县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发展相关经验,先后实地考察了宁海县前童镇、江山市XX镇清漾村
、大陈乡大陈村、黟县宏村、塔川村,各地欣欣向荣、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让
大家既增开拓了眼界,又增添了压力。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印象与感受
1. 特色鲜明定位准。旅游目的地的定位被认为是发展全域旅游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开展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基本手段。宁海、江山、黟县均是通过特色鲜明、具有较
强辨识度的旅游定位有效打开市场,实现以点带动面的宣传效果。比如,宁海县以“静城
宁海”为品牌定位,传播宁海以静为美的旅游形象,并催生出以“静”为基调、以“萌”为格
调的宁海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宁宝”,通过IP化的网络营销,使宁海在旅游市场中得到广
泛关注。江山市以“清漾毛氏文化”和“三毛一戴”为代表的民国特工文化共同构成了江山
旅游的两大特色,其“千年古道·锦绣江山”的品牌口号,既彰显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又巧
妙地涵盖了仙霞关、江郎山等名胜景点,让游客过目不忘。黟县则依托“徽文化”,以“古
建筑+民宿”为核心,打造“中国画里乡村”,培育了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旅游
景点。
2. 联点成片布局优。发展全域旅游绝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是要点面结合
、互推互助发展。此次考察中,考察组对各地全景化、全覆盖、全方位的旅游规划布局
印象尤为深刻。比如,宁海县早在2011年便提出“大景区”战略,将县旅委列入县“多规融
合”联席会议常设部门,强化旅游前置功能,并提出实施“百村千宿万景”工程,谋划串联
各个乡镇、街道的“一环八线”风景线建设体系,将沿线的精品村、示范村、中心村等有
机“串联”,形成覆盖县、镇、村、户的立体式建设网络。江山市则在“多规合一”基础上
,将2019平方公里市域范围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科学谋划,精心扮靓乡村和城市两个大
花园,集中资源打造世遗江郎风采线、七彩保安风情线、古镇养生风韵线、幸福乡村风
光线、村歌文化风俗线、醉美碗窑风行线6条精品线路,形成“古道溯源、最江南、世遗
江郎、光伏小镇、七彩保安、古镇养生”6大景观片区。黟县则是把全域旅游融入到城乡
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把徽风徽韵、名人名居、XX古镇古村、名山名水等“多
点”旅游资源串联,实行景区差异化打造,形成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在城市重点区域
、重点旅游板块、乡村旅游集聚区、A级景区村庄成功打造了3000余个风格独特、融入环
境的景观小品,做到“点上美、块上美、线上美、全域美”。
3. 便捷乐享配套足。旅游配套设施的提档升级,能否满足游客“食、住、行、游、
购、娱”等需求,是决定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核心所在,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无论是宁海、江山还是黟县,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度、舒适度上无不是
做到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比如,宁海县在2016年便投入资金450万元搭建旅游科学检
测平台,建立浙江省首个县级层面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和运营的旅游大数据中心,通过
整合公安、交通等16个涉旅部门和三网营运商、智慧银联等多项数据,实现客流检测、
营销决策、精品线路、舆情分析等全方位的动态检测与管理,通过推出旅游APP,方便游
客查询线路、预订酒店。江山市则着力解决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先后投入3.4亿元建
设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开通高铁站至各主要景区的公交专线,建成电动车租赁点102个
、高端自行车租赁点12个,投放共享新能源电动车400辆、运动休闲自行车250辆,覆盖
中心城区和主要旅游景点,打造江山旅游1小时交通圈。黟县深耕旅游产业数十年,在配
套服务上始终坚持不断探索、不断提升,2016以来,该县城乡、交通等部门涉旅资金投
入均达到财政收入20%以上。目前,连接核心景区的道路全部达到3级公路以上标准,形
成“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同时,通过布局全域旅游全景图、旅游交通标识、旅游
驿站等,形成三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历经近40年的沉淀与积累,黟县的旅游配套
服务已经日趋成熟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