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陕西在国家安全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防范在先、预警在先,经常性排查隐患、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要深刻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构建大安全格局,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和丰富内涵,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势,在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安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相结合,提出以“五大要素”“五对关系”为核心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突出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全面系统论述,提出了“十个坚持”的要求,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严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维护国家安全列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三个方面重大成就之一,并提出“五个统筹”,总体国家安全观得到进一步升华。由此,“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和“五个统筹”共同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回答了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家安全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是百年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基石,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都建立在安全感之上,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均需要安全保障。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党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党全国对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的认识在抗疫实践中得到革命性提升。两年多来的抗疫实践中,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让世界人民了解我国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的实际行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苏东剧变、亚洲金融风暴和世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得以消除,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国防实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近年来,我们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安全得到有效加强。
构建大安全格局,筑牢全民国家安全思想防线。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总体性,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包含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领域。作为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逐步纳入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提高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内容。2022年4月15日出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将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单列成章,突出了人民安全的根本立场和政治安全的首要位置,并以“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为题,将信息安全扩展为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将资源安全明确为生物、太空、深海、极地安全,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此外,我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国家安全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多所高校设立了国家安全研究院或国家安全学院,开设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正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