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掖平:致敬抗战文学
公文搜 2021-07-22 14:09:50 理论文章
致敬抗战文学李掖平发表时间:2020-09-01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本文谨以深致的虔恪与诚敬,在“抗战文艺”的文学谱系中选出1931-1945年间社会影响力重大、文学史学意
致敬抗战文学李掖平发表时间:2020-09-01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本文谨以深致的虔恪与诚敬,在“抗战文艺”的文学谱系中选出1931-1945年间社会影响力重大、文学史学意义深远的小说与诗歌代表性创作,对其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及其民族抗争精神基因在当下传承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简要的梳理评估,以向抗战文学致敬。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纵览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东北作家群”是其中成就较高且特色十分鲜明的一支创作团队。1931年后,以萧军、萧红、白朗、李辉英、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一批东北作家先后流亡到关内,分别在北平、上海等地的《文学》《中流》《光明》《文学季刊》《文学杂志》以及综合性大型刊物《国闻周报》《东方杂志》的文艺专栏上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其题材基本都是其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东北地区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和对故土家园的深情怀念,文字充满了为民族为故乡歌与哭、鼓与呼的战斗激情,发表后在当时文坛和广大读者群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后被文学界冠以“东北作家群”这一特定称谓。“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以粗犷宏大的风格和浓郁鲜活的东北地方色彩,描写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字里行间燃烧着对侵略者的仇恨怒火以及对父老乡亲的深情怀念和渴望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1935年7月,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出版,鲁迅为之作序:“我却见过几种述说关于东三省被占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小说通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一支抗日队伍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下与侵略者殊死搏杀的故事,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紧要关头,以抗日救国时代强音的呐喊,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殊死抗击日寇的思想主题。作品中对抗日战士们不惧生死、奋勇搏击敌寇的生动描写形神兼具,至今读来让人感动感佩不已。这支小小的东北抗日队伍尽管受到敌人的层层阻击,却始终意气高昂,他们互相搀扶着高唱《国际歌》,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进,充分彰显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的伟大精神。从艺术层面来看,小说成功塑造了游击队长铁鹰和知识分子肖明、安娜等抗日战士形象,字里行间洋溢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粗犷、劲健、硬朗的风格特点。端木蕻良的小说着力于捕捉、开掘和展示东北旷野大地的丰饶和血性男儿粗犷雄放的强悍生命力,于遥远的边塞风沙中,召唤古老民族中的原始的生命强力;在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人文变迁和民族的血脉。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蒙太奇手法来结构小说,想象力奇妙灵动,叙述带有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文字优美生动,在小说体式上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创造。短篇小说《鹭鸶湖的忧郁》用诗意笔法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贫穷和苦难,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以及由此激发起的抗日怒潮的描写,对资本主义经济渗透与压迫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剧烈冲击的刻画,深刻揭示了步入20世纪以来中国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不仅烛照出社会底层的人们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而且发掘出各色人物的心理隐微,展开了东北黑土地的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巨幅画卷,是抗战时期文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萧红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特别专注于关于国民性改造与革命的独特叙事。她传承了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并将其与革命叙事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成功整合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与左翼革命文学思潮,探索出一条具有个性特征的创作道路。中篇小说《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以血淋淋的现实书写,描写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揭露鞭挞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该作品以“奴隶丛书”的名义于1935年在上海出版,引起了文坛的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鲁迅为之作序称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