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市环保局汇报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安排,X分别代表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作了表态发言,我完全同意。下面,就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前期,省里专题召开了全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从省级机关到乡镇层面X余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格次之高、工作要求之严、参加人数之多超越以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省长将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视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方面的重大机遇,提出了只能打好,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整治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工作要求。所以,全市上下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肩负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真正将环保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环保问题整改落实
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聚焦问题,迅速行动,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一)要认真整改环保督察反馈的突出问题。本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给我市的X个问题是整改的重点。要严格按照省里要求,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要逐项分解落实,保证共性问题与省里要求标准统一、步调一致、成效明显。市环保局要全程介入,对共性问题推进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清查,确保整改问题不留遗漏。涉及我市的个性问题是整改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追责问责的关键所在。个性问题要实行清单式管理和销号制度,逐个环节留痕,逐个难点攻坚,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坚决按期保质整改到位。同时,对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转办的案件要开展复查,确保案件查办准确、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回复到位,防止死灰复燃。
(二)要严格落实整改工作时限。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限期,省里已经提出明确要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X个月内必须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在X月末前必须完成X项的整改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速度和质量并进、质量第一的原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立整立改和能够短期整改的问题必须即刻着手、限时整改。对确需长期整改的,必须列出阶段性整改目标,集中力量,持续攻坚,逐月逐季对账,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并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三)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制度建设既是顺利完成整改任务的重要保障,又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必须紧盯不放,力求实效。环保督察已经成为常态。这就要求必须在抓常态、抓长效上下功夫,对共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聚焦短板精准发力。要举一反三,认真梳理排查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点带面,对同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常态化,坚决避免举报同类案甚至更严重案件问题出现。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启动建设环境网格化大数据平台,实施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开展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和跨区域执法,提高环境执法效率,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通过对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促进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成本”的意识,结合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税等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要统筹兼顾环保重点工作。要在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聚焦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持续加大力度,全力以赴攻坚,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认真分析大气质量下降原因,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狠抓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煤烟型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和秸秆禁烧工作。尤其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求以村为单位,就近消化秸秆资源。春耕在即,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农委和相关县(市)区、开发区要密切配合,尽快启动村级公司组建、产销体系搭建、设备购置等工作,必须保证村级公司建成并能够发挥效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要深入落实河长、湖长制,健全配套专业巡检制度和治理措施,开展常态化巡河;要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推进水生态治理项目,尽快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要坚持看住上游、管住中游、想着下游的工作理念,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要特别盯紧水源地环境安全,严守饮水安全底线,做好饮用水源地、江河源头保护,坚决杜绝违规建设问题发生。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保持与国家和省环保部门的动态联系,合理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要尽快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污染地块目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格用地准入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强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制度,重点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该取缔的取缔,该追责的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