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思政课上的讲话
在中学思政课上的讲话
在中学思政课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朋友们:
教育是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是事关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今天我们相聚在第一中学,共上一堂思政课,共同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当一名好老师来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各位老师,国以人立,教以师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须强师,必须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全县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育,全县这张名片能否擦得更亮,更是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苦干实干,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履行好神圣职责,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要坚定为国育才理想,做人民之师。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树人。“一片赤诚育桃李,三尺讲台讲人生”,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一个教师都负载着民族的希望,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现实的教学工作之中。广大教师要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把传承知识、塑造灵魂作为最高追求。时代楷模、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苦地区女学生圆梦大学。为了不让一名女孩贫苦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达十万余公里,她用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了女子高中学生的好成绩。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称赞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的希望”。第一中学是由军区投资援建的农村初中,红色血脉是第一中学全体教职工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要坚定为国育才理想,把党、国家、军队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建设学校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涵养乐于奉献师德,做高尚之师。
好竹出好笋,好师出好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乡村教师、草根网红赖家益就是其中一个鲜活的例子。小时候的他,是同学口中“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孩子”,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如今却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在抖音上拥有300万粉丝,他班上的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为了吸引他们的家长回乡就业,他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截至2023年3月,他已经累计为家乡直播带货超过700万斤农副产品,带动超过150户农户增收,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2023年,他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当选时年仅24岁。看着赖家益站在讲台上授课的样子,很难想象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也曾经是个“坏孩子”。“变坏”源于当年并不友好的校园环境。赖家益本就是留守儿童,再加上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这个标签让他受到班上同学的嘲笑欺负。在他的成绩单上,个位数的分数是常态,两位数算超常发挥。明明个子矮小,却被从前排一点点后移,直到最后一排。学校一度成了赖家益最不想踏入的地方。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宁愿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干一天活,也不想踏进学校一步。小学五年级,赖家益转学至县城里的小学,黑夜里的第一束光亮来自他的班主任周老师,周老师上课鼓励赖家益回答问题,推举他当小组长、主持人,担心他不敢一个人去饭堂吃饭,于是叫班里的班长、学习委员和他在饭堂里坐在一桌。赖家益说:“周老师就像我黑暗的世界里突然裂出了一道光,这道光没有转瞬即逝,而是永远留在我心里。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可能我现在也和其他人一样去打工,或者成为村里一个平平无奇懦弱的人。”也是在那时,赖家益开始有了当老师的理想。他在中考时考了全A的成绩,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后来当地政府帮助赖家益报考了公费师范生,开启了乡村教师的成长道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我们的课堂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道德的接续。希望大家,做好学生的贴心人、情感的有心人、学习的知心人,以自身行为规范启迪学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