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肩担责任用心筑灵魂
意识形态工作是灵魂工程、先导工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党风政风的好转带动基层民意返璞归真,工作方法的创新推动主流思想不断壮大,这是好的方面;信息革命与思潮多元带来基层工作双重压力,认识模糊与机制不全导致基层民意引导偏软,主体责任与队伍建设不到位影响工作落实,这些都是不足之处。作为“一把手”的党组织书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牢牢地扛在肩上,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新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打开工作新局面。
抓责任落实,让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实”起来。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落实好地方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党委分管领导的具体责任,明确宣传部门及媒体单位的工作责任。党委“一把手”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带头阅看本地区主要媒体,带头把住本地区媒体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健全三大机制。健全责任考核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与党的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健全舆情监控处置机制,坚持重大舆情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及时主动对反动思潮进行有力回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严重错误倾向的重大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实施项目化管理。从目标责任、计划预案、操作规范、资源整合、过程控制、评估量化等六个方面建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项目化标准,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运行机制,将工作责任到人、安排到周、考核到月。
抓文化引领,让基层主流思想引导能力“强”起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持续探索基层宣传普及的有效载体。宣传引路,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电子屏、报、台、网等平台联动宣传,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深入宣传。活动搭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文明创建活动中,做到润物无声。模范带头,深化“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打造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实施“文化凝心”工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有重点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凝聚共同奋进的思想基础。加大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经费投入,规划建设好镇村文化广场,改造升级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广泛开展群众运动会、诗词楹联赛、“欢乐潇湘”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实施重点人才工程,通过公开招考、定期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善于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政治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分批分期对乡镇宣传委员和宣传干事进行轮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和QQ群、微信互动等形式打造网络文明传播、文化志愿者、基层通讯员、基层“五老”微宣讲员等工作队伍。
抓方法创新,让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活”起来。双向互动大众化。加强对话沟通,让理论走进基层,用大众化语言说清群众关注的事情,用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健康网络文化和群众文化,结合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创新平台时代化。健全完善新闻策划、媒体协调机制,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建立官方微信、新闻网站、手机报等基层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移动化平台,及时发布权威理论观点和形势政策报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辨别是非,解决现实问题。寓教于乐艺术化。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大众文化的娱乐活动之中;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感人故事、鲜活人物、难忘场景,用个性鲜明的真人真事鼓舞人,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实感打动人,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