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名教授在2021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大学知名教授在2021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各位研究生新生同学: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考上我们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在座各位硕士生、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X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由X先生一手创办的,大家都知道X先生是史学大家,可惜的是,X先生在今年的X月X号逝世了,X先生一辈子欢喜学生,如果X先生健在的话,每次迎新都会参加,都会来给大家讲讲话。今年比较遗憾,X先生去世了,但是他的影响力是一直在的。另外,我们所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这个很重要,新中国我们恢复了学位制度之后,我们这里既是第一批硕士点,又是第一批博士点,而X老师恰好又是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当时,博导比较少,能够担任博士生导师的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著名的大学才能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我们的中国近代史是最早一批拿到这一殊荣的学科。另外,我们在X年被授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X老师担任第一任主任,我们所也成为全国唯一的近代史研究基地。另外,我们近代史研究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我们虽然是历史文化学院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的管理、科研、研究生培养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国家要求,重点研究基地就要相对独立的运作。但是,我们讲相对,就是说近代史所总体上是属于历史文化学院的,所以党务活动、群团活动、学生工作都归学院统一管理,但是在培养上面,我们是相对独立的。现在,我们正准备开会,着重探讨我们近代史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也想进一步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和方法。
此外,想借此机会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首先,希望大家能够继承好X先生等学术前辈的学术精神和好的学风。近代史所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一代又一代学者不断的努力的结果,尤其是X先生,他可以说既是我们所的精神象征也是华师的精神象征、桂子山的精神象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怎样把X先生的精神学好、传承好,应该成为在这里读研究生的首要任务之一。X先生逝世之后,学校筹备了两个网站,用来登录社会各界纪念X先生的文章,大家可以详细看一下、学习一下,什么是X精神?什么是X学术风格?我们在坐的很多老师都发表了纪念文章,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X先生学术道路与治史风格述略》,把X先生治学的道路概括了一下,基本把X先生的治学风格或者说是学术追求概括为以下四点:一为“求实存真”。X先生的一生就是求真、务实,说真话、说实话、办实事,这是他一生的追求,所以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实斋”,实际的实,求实的实,老老实实的实。所以,X先生最喜欢引清代大儒戴震的“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X先生一生最信奉这句话,最推崇这句话,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求实崇真,实事求是”;第二点我总结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X先生这一生尤其是在学术上是开拓的,他最早从事太平天国研究、近代史研究,然后到辛亥革命史研究,这是一个大的开拓,从60年代开启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然后到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张謇研究,又到商会史研究、教会大学史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同时又为我们近代史所开辟了很多新的学术方向,所以,我认为创新、开拓是他学术道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每一个新的领域,都是X先生带领我们不断地开辟、不断的扩大,然后才能形成全国影响、世界影响。现在,X先生走了,我们要把X先生的精神和学术传承下去,导师要带着学生去开拓、去创造,然后又去扩展新的领域,不断推动学术前进;第三点,我将之归结为“贵在通识,淹贯赅博”。要有宏大的精神,X先生做学问不是简单修修补补,他是有开宗立派的气魄。比如他提出要有“通识”,要全史在胸,全局在握,既讲“纵通”,又讲“横通”,中外古今都要通,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大气”。第四点,“关心社会,融通古今”。X先生历来强调参与史学,不能关起门来搞历史,躲在“象牙塔”里边搞历史,要将历史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和世界的发展相结合,要关心大的发展趋势,关心人类的发展,关心一些大的问题,关心形而上的问题。他说: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书写历史,还要融入历史,创造历史,为人类正义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历史和现实结合中间寻找历史学者的使命,完成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以X先生的高度来要求学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写点儿论文,做做学问,而是做人的问题,既要做好人,同时也要做好学问,“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两者高度统一。这就是我讲到的怎么样继承X先生,当然还包括其他老一辈学者的精神,把它传承下来,这是同学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