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2023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实体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力量三项重点,实施“沃土计划”“硕果计划”“海创计划”三大计划,推进科技人才引育、科技合作深耕、科技园区提升、科技服务创优四项工程,加快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锚定一个目标,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1.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围绕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23 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两张清单”,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目标任务落实。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项目与资金管理,创新项目组织形式,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加强科技监督管理,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深化协同联动,加强与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接,完善部市、厅市、局区、部门等会商机制,推动国家、省重大科技政策落地见效。强化顶层设计,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组织修订《XX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夯实科技创新立法保障,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聚焦三项重点,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聚焦落实国家战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扛牢科技工作使命担当。聚焦经略海洋,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协调省级层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海洋领域"国之重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沿黄重点城市协作,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大气污染、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等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和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加强储能技术、氢能技术、智能电网、节能技术等“双碳”关键技术研究。
3.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狠抓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强链”计划,延链、补链、强链,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以专项或专题形式谋划组织1-2个产业链重大项目。深入实施“虚拟现实”“国芯万屏”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打通虚拟现实、新型显示产业链从技术到产品转化通道,提升“链主”企业创新水平。抓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条产业链培育发展。加强对科技领域重大项目调度,推进高端轴承XX示范基地、物元XX英寸先进封装、XX高空实验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威高国际医疗健康产业总部、东方空间商用航天全链生态产业园等项目加快落地,继续招引一批科技领域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投资总额达到XX亿元以上。
4.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大科学装置,推动崂山实验室“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首发星座工程、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哈工程极端海洋全向流场水池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建设。发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作用,开展下一代列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海洋种质、海洋装备等优势领域争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创新平台带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新获批X家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壮大省重点实验室队伍,新建市重点实验室XX家以上。
三、实施三大计划,有效推动科技工作提质升级
5.深入实施“沃土计划”,加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完善“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体系,构建量质并举、有序成长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XXXX家。采取“线下+云上”多元化方式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组建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大力推广“云端研发”模式,提升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依托檬豆云端研发和产业互联网平台资源,谋划打造云端研发智造工厂,赋能中小企业技术产业化、规模化,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XX%以上。
6.深入实施“硕果计划”,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中试熟化基地支持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谋划打造1-2家中试熟化平台,补齐成果转化中试短板。完善推进驻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做实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建立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和市场化服务机制,争取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达XXXX名。实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硕果金"项目库,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助力优质企业项目落地转化。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积累市场需求,挖掘优质成果,解决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争取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XXX亿元、高校院所本地转化科技成果累计超过XXXX项。
7.深入实施“海创计划”,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优势。组织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在深远海养殖、智慧航运、海洋物联网等优势领域,形成一批海洋示范引领项目。加强涉海科技企业培育,争取新增XXX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打造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共同体、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市海洋监测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更多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四、推进四项工程,持续构建开放创新良好生态
8.推进科技人才引育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团队),支持更多人才申报国家、省级人才工程,争取入选数量持续增长、保持全省领先。推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各类科创平台和引智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外国专家服务,提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管理。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组建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支持青年博士XXX名以上、原创探索项目XX项以上。落实国家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部署,强化对科普工作统筹协调,举办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
9.推进科技合作深耕工程。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依托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中泰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沙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开展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主要面向日、韩、德、乌等重点国别,支持本地企业与境外高校院所、机构、专家合作,组织XX项左右国际科技合作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快形成更多科技创新比较优势。
10.推进科技园区提升工程。推进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全域覆盖高新区发展格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抓好首批4家都市科技创新园、专业科技产业园“园中园”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微生态。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成长型、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培育 2-3家专业孵化载体,争取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XXXX家以上。
11.推进科技服务创优工程。深化科技惠民,强化科技对乡村振兴、生命健康等重点工作支撑作用,创建莱西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康复大学附属医院争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深化与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科技金融产品提标扩面。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创新品牌活动,争取全国颠覆性技术项目联合推荐办公室试点,构建央地联动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挖掘长期机制。
五、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政治保障
12.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把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坚持管党治党与科技创新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抓实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