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在贵州希望工程升级版发布仪式上的讲话
打造升级版 播种新希望
——在贵州希望工程升级版发布仪式上的讲话
贵州省委副书记 蓝绍敏
(2021年10月15日)
一直十分关心希望工程,1995年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就曾发起“千家企业建千校”爱心活动,其中,对捐建的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他两次给师生们写信,两次专程到学校看望师生。2019年11月,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专门作出寄语,指出“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强调“进入新时代,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总书记的寄语,充分肯定了希望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现的社会价值,深刻指明了希望工程在新时代的前进方向,是指导我们在新起点上继续办好希望工程的根本遵循。这些年来,希望工程秉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这一朴素而崇高的使命,在党和政府的雨露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滋养下,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在团中央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接续推进下,希望工程在贵州落地31年来,共募集资金22亿元,援建1989所希望小学,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超过32万名,推动乡村教育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进步,托起了无数山里孩子的读书梦。
去年我到贵州工作时,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刻。为了贯彻省委部署、尽快熟悉省情、推动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到贵州头两个月我跑遍了所有的9个市(州)、走到了30多个县。在下乡上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我有两点非常强烈的感受:一是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各地决战决胜的氛围很浓、扶贫脱贫的工作很实、苦干实干的劲头很足,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指日可待。二是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贵州各地搬迁小区林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孩子们上学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看上去和东部地区的学校差距并不明显。去年9月27日,到贵州工作的第二个星期,我到毕节市赫章县调研,走进一个贫困户家中,看到一位28岁的苗族女孩,年轻的她已经是5个孩子的妈妈。那时我就想,如果把这些孩子教育好,贫困问题在乡村家庭里的代际传递就一定能够被阻断,贵州今后的发展也一定能够积累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优势。
与此同时,这一年多来,在切换频道、转变角色的同时,我真切感受到我们国家之大、东西地区之分、发展阶段之别,深刻体会到强调的“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内心深受震撼和教育。因此到贵州后,面对东部企业家对贵州的关注,无论是投资兴业,还是捐资助学,我都特别重视也无比珍惜。这其中,就有不少东部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常跟我说,他们特别希望继续为山区的教育、为山里的孩子多做些事情,提出能不能在贵州山区捐建几所希望小学。我很积极地与有关地区和部门进行了联系,让我意外的是,他们都表示现在希望小学不需要再建了。后来,我了解到,因为教育布局的优化和调整,以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贵州这些年建设的希望小学中,只有53%目前还在正常使用,其余23%作了撤并、24%改作他用。调研中,我还发现,现在贵州各地建了很多学校,虽然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乡村教师的数量不够、素质不优。我省有11.37万名乡村专任教师,与西部省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省乡村小学师生比为1:14.7、乡村中学师生比为1:8.85,均低于东部地区1:6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时,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仅为66%,这与东部省份接近90%的平均水平差距明显。二是孩子们在当地学校上学,虽然现在也有了网络,也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他们对外面世界、对城市学校的了解都是间接的、虚拟的,他们与现代教育离得太远,他们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也离得太远。这些都让我意识到,希望工程需要打造一个升级版、需要进入2.0时代,更大力度地助力山里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虚拟看”到“实地感”,从小就能有更好的教育、能有更宽的视野,决不能让他们一开始仍然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