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初心使命
公文搜 2021-07-11 18:01:00 不忘初心
毛泽东与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这就是毛泽东为
毛泽东与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这就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规定的初心和使命,他自己也完完全全是这样去实践的。这里,我们仅仅从几个侧面,管窥毛泽东在初心与使命上的坚守与践行。为信仰终身追求、初心不改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为全人类谋幸福、为每个劳动者能够自由发展并结成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懈奋斗,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确定的初心。这份初心的内涵清晰地写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初就是通过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确立起来的。1936年10月,他与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自己1920年春天在北京期间“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时,明确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他说的这三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他还说道,自1920年夏天起,“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毛泽东与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是在长期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过程中,经过对各种思潮、主义的反复推求比较,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毛泽东从此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定追求共产主义事业,他一生在理论的坚定性和道路的坚定性方面,“一直没有动摇过”。从毛泽东一生的理论学习、思考和实践探索来看,凡遇重大问题和思想疑难,他都要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从中找智慧、找思路、找方法;说到底,就是不断坚定初心、增强信仰的力量。到了晚年,毛泽东依然对《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爱不释手,并不断要求党内加强学习,特别提醒:“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区别真假马列主义。”他还风趣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直到去世,在毛泽东卧室床边还摆放着他经常阅读的至少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这恰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与毛泽东一生相伴的事实。他是真学真信真奉行,是一个完全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人民全心全意、鞠躬尽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她的根本宗旨、执政理念是什么?她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些根本问题,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曾经从这个党与人民的关系上作过明确的解答,最具代表性的答案是毛泽东的以下一些经典论述。第一句话:“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第二句话:“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第三句话:“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第四句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第五句话:“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第六句话:“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经典语言还有很多。毛泽东对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定位,深刻揭示了这个党的根本属性,反映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唯物史观的最基本道理,也讲清了党的主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