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两个维护”的深刻政治内涵
公文搜 2021-07-11 17:58:37 不忘初心
正确理解“两个维护”的深刻政治内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正确理解“两个维护”的深刻政治内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当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首要政治要求;是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政治保证。“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所谓“核心”,本意是指某一事物的中心部分,或指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物关系中居于主导位置的那一部分。核心的形成和存在,是决定一切事物内部属性和运动轨迹的主要依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形成具有权威性的领导核心。早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深刻指出,过于强调民主,在强敌环伺、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没有能够形成众望所归的领袖核心,没能建立起力挽狂澜的权威领导,是导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因而,“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形成党的核心领导重大意义的认识。1900年,他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报告中就深刻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正因为有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进而巩固这一胜利。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曾形象地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可见,自觉而坚决地维护在整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形成的核心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一贯主张。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但这一核心的实现又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代中国,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两个维护”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它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其基本的执行机制就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建立政权后,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争得最广泛的政治民主。”与资产阶级标榜的虚伪民主不同,无产阶级民主是真正符合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民主。因而,这种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自发的、各自为政的形式上的民主,而是在充分吸取人民群众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将其中正确的、反映大多数人民利益并且是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的部分集中起来,最终形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党的领导下将其贯彻落实到位。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能够集中全党智慧、统一全党意志、指挥全党行动的“大脑”和“中枢”。“两个维护”是全党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实践过程中必然的政治选择。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中央,通过党中央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一经形成,就成为全党的“大脑”和“中枢”,全党就能够做到上下统一、步调一致,去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和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体现;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落实“两个维护”的基础和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